孩子幼小而稚嫩的心靈是很容易受到傷害的,需要父母給予特別悉心的照料和庇護。但有些家長卻并沒認識到這一點。
張先生是急脾氣,讓他看孩子時,動不動就要把孩子“從窗口扔出去”,這不,孩子被嚇得乖乖地坐在小床上,不敢跟爸爸搗亂了。再看那位劉太太,下班回家,把孩子往電視機前一放,就去廚房忙活去了,孩子突然發出尖叫,她過去一看,電視里正播著血淋淋的殺人場面,她連頻道都沒換就回到廚房,讓孩子繼續觀看下去。還有不少父母,當孩子突然不敢上街、不敢見人、不敢去某個公園……時,卻并不知是為什么。這些大大咧咧的父母往往只知道在孩子出現什么“不對勁”時帶孩子到醫院,卻不知道平時就要注意孩子的表現,當孩子出現恐懼的心理時,及時幫助孩子從恐懼狀態下解脫出來。
恐懼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會產生極為不良的作用,長期處于恐懼狀態下的孩子,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都將受到影響,從而使孩子發育遲緩、語言障礙、膽小、憂郁、抵抗力下降,易于患多種疾病。處于恐懼情緒中的孩子,往往睡眠不安,他們常常會在夜間驚醒后哭鬧。與此同時,孩子還會伴有血壓升高、呼吸急促、面色蒼白或赤紅、出冷汗、心率加速等一系列軀體癥狀。
孩子正處于生長髮育階段,突然的恐怖事件會使孩子體內的腎上腺素迅速升高,導致血壓驟升,甚至引起組織與臟器出血而危及孩子生命。所以,及時消除孩子的恐懼感,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是讓寶寶健康成長的條件。
1、怕生:怕生是孩子心理發育的一個必然過程,程度輕重不一,如果有誘因或父母總是對他人持一種懷疑態度,孩子對陌生人的恐懼心理會比較明顯。
2、害怕被遺棄:由于3歲前的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性極強,對他而言,安全就意味著在父母身邊,如果父母揚言不要他了,或者父母經常爭吵、打離婚等,孩子就會有被遺棄的感覺,從而出現心神不寧、夜間哭鬧、糾纏父母等表現。由于孩子表現得特點黏人,往往會影響到父母的行動,從而受到沒有耐心的父母的呵斥或看到父母厭煩的神情,這將進一步強化孩子被遺棄的感覺。
對已經出現被遺棄的孩子,父母要加倍愛撫,要反復告訴孩子,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明白父母絕不會遺棄自己,從而產生安全感。
3、恐物:某些孩子會對特定的物品表現出恐懼,有的孩子對巨大的東西表現出恐懼,如孩子害怕黑漆漆的大門,特別怕大門在開啟關閉時發出聲響;有的孩子害怕正在逃竄的小老鼠等等。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讓孩子一點一點地消除對特定物品的恐懼感,孩子如果怕大門,父母可以讓孩子在離開大門5米左右處,讓孩子觀看父母“愉快”地推開大門再關上大門,如果孩子心率不變,可抱他走近一些,由剛才看護他的人再去開閉大門,以增加孩子的興趣,最后抱孩子上去摸摸門并在父母協力下推推門。
孩子對某些事物的恐懼往往是受了父母的影響,比如,當父母看到小老鼠而發出恐怖性的叫聲后,孩子就會受到感染從此害怕該物。所以,父母就要為孩子做好榜樣,不要總當著孩子的面議論恐怖事件……平時要表揚孩子的勇敢之舉,但也要讓孩子分清什么叫勇敢、什么叫注意安全。
4、突發事件:孩子經歷或目睹某些突發事件,會使他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動。這種恐懼心理常常是深刻而持久的。非常強烈的刺激甚至能給孩子帶來生命危險。經歷突發事件后,孩子往往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得特別膽小,睡眠中可能突然驚醒,醒后仍恐懼不已。出現這些情況后,父母要對孩子多一些關心,避免帶孩子到可能引起回憶的環境中去,當孩子因恐懼不能很好入睡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鎮靜劑。由于3歲前孩子的記憶尚不牢固,不再提示,經過一段時間,孩子會恢復的。
5、對鬼神與影視鏡頭的恐懼:有些大人喜歡給孩子講一些神鬼妖怪的故事,或在孩子不聽話時用鬼嚇唬孩子,這都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如果父母在講鬼怪故事時加上表情動作的渲染,孩子會更加害怕。有些父母不給孩子選擇電視內容,電視臺在播放節目時也常常忽略了保護孩子的身心,使一些電視片甚至是兒童片中出現恐怖鏡頭,如女巫、鬼怪、兇殘畫面和打打殺殺的血淋淋的鏡頭,這些都會使孩子出現恐懼心理,所以,父母要注意電視的選片,要告訴孩子并沒有什么鬼怪,平時也不要用鬼怪來嚇孩子,以避免給孩子造成傷害。
恐懼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孩子出現恐懼的心理是正常的,短的、弱的刺激對孩子不會構成傷害,如果出現強刺激要及時給予安撫,以免對孩子健康造成影響。要堅決去除孩子生活中可能存在著的長期性的恐怖因素,讓孩子在安全的生活環境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