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給孩子的錯誤行為找個理由

我們常常習慣于用成人的標準和眼光來看待兒童,把兒童的行為和感情用“好”“壞”來區分,使兒童常常因為日常生活中做的一些事情而受到責怪。如:兒童可能喜歡某種活動,像玩泥巴或翻弄抽屜里的東西等,總免不了被成人說成是頑皮、胡鬧。由于兒童不可能知道怎樣做成人才認為是多的,又由于依賴成人,就非常想要討成人的歡喜,這樣,兒童就漸漸對自己和自己的行為感到沒有把握而喜歡看成人的臉色行事。

給孩子的“錯誤行為”找個理由

策略之一:給孩子的“錯誤行為”找個正當的理由

平平是個圓臉的男孩子,他每天都帶好幾樣玩具去幼兒園,經常和朋友互換玩具玩,甚至還常常掉了一兩個玩具。咪咪也是個可愛的小女孩,但在小小班的時候她從來也不帶玩具到幼兒園來,也不愛與其他孩子交往。在老師的要求下,她的父母每天都嘗試著鼓勵她帶玩具到幼兒園去,但她說什么也不愿意,逼得急了,她就邊哭邊喊:“他們要搶我的玩具呀!”

為什么有的兒童可以和別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而有的兒童從不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和別人一起玩呢?我們如果按成人的規范來判斷,會認為前者大方、慷慨,而后者自私、不友好,于是我們很可能會向后者提出要求,要他“試一試和別人一起玩”,或告訴他“和別人一起玩是很開心的”等等,如果這孩子還是不愿意或在成人要求下不得不做,但轉眼又我行我素,我們很可能對這孩子產生了偏見,并不知不覺地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來,更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其實,我們要解決的不是表面問題,而是行為的實質問題:愿意和別人一起玩自己玩具的兒童是有安全感的,容易與人友好相處,他不怕吃虧,不需要提防人家侵害自己的權利;而不愿意拿出東西和別人一起玩的兒童是缺乏安全感的,他并不是自私或不友好,而是對自己應付別人的能力沒有信心,這樣的兒童在面臨新情況或困難時,常常會退縮、反抗、甚至攻擊別人。那么成人要做的就不是要求孩子改變行為,而是先充分地給予孩子安全感,幫助他建立自信心,那么上述情況就迎刃而解了。

策略之二:讓孩子有為自己的事作決定的機會

杰杰從幼兒園回家后在看動畫片,外婆燒好了飯菜,叫道:“杰杰,吃飯啦。”杰杰先是不理不睬,外婆又叫道:“杰杰,快來呀,飯菜要冷掉了。”杰杰頭也不回地說:“不要吃飯,我要看動畫片。”外婆對一旁的外公使了個眼色,外公乘杰杰不注意,悄悄將電視頻道轉換了,立即換來了杰杰的大哭大叫,外婆好說歹說都聽不進,最后以外公狠狠打了杰杰兩下屁股才把杰杰“打到了”飯桌旁,但是杰杰是含著眼淚吃飯的,這頓飯一家人都吃得沒有味道……

很多家庭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有時成人還為了省“麻煩”而索性將飯菜端到電視機前讓孩子一邊看電視,成人一邊喂飯。不論是強迫孩子“按時進餐”,還是遷就孩子“邊看邊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都是不利的。也許我們可以在要求孩子吃飯時,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自己為自己拿主意,例如:孩子可以在“看完正看到一半的動畫片,馬上來吃飯”與“再看兩分鐘就來吃飯,然后在吃完飯后還能看一個動畫片或做一件孩子喜歡的事”兩者之間選一個方案,這樣,孩子自己做出了選擇和決定,執行起來會比較樂意。

我們必須承認,“幼兒正在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他有堅持自己主張的內驅力,并以此證明自己是獨立的;他有時不按照成人的囑咐行事以顯示自己的獨立性;他正在試探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一個自己有權的人。”兒童需要感到自己有可能安全地堅持自己的主張,正如他必須發現自己有可能在約束和限制中生活一樣,兒童接受哪種限制,對于他怎樣學會堅持自己的主張和怎樣限制自己的行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