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出言不遜。媽媽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責罵,在寶寶心中可能會留下深深的傷痕,所以媽媽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避免以下最常見的牢騷:
一、否定寶寶人格
“煩死了,自己去玩!”“笨!”“你怎麽這麽笨!”媽媽往往以大孩子的標准來衡量寶寶的行爲。
媽媽帶著寶寶到親戚或鄰居家玩,寶寶不願叫“阿姨”,媽媽就會責怪說:“這孩子怎麽這麽沒用,叫一聲阿姨都不會。”雖然是對別人說的,可是寶寶都聽在心裏。
正確方法:
如果寶寶有能力而沒有做好,媽媽也須耐心指導,而不是責罵。
二、影響孩子對媽媽的信賴
“我才不要你!”“把你送給別人!”“再不好好吃飯,媽媽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給別人做兒子。”這類話會讓寶寶懷疑媽媽爲什麽不愛他。
寶寶被媽媽罵了幾句,一氣之下跑出家門,媽媽追到家門口,生氣地對著寶寶喊:“你給我回來,不回來是吧,那以後永遠不要回來了。”這類話聽多了,寶寶心理會産生陰影,以後可能真的要離家出走。
正確方法:
寶寶有時候是需要小小的懲罰來糾正不良習慣或錯誤,但媽媽的懲罰不能讓寶寶對媽媽的愛産生懷疑,只要讓寶寶知道他的行爲是不對的就可以了。
三、嚇唬寶寶,導致寶寶不安
“我告訴老師去!”寶寶對老師很敬重,更不敢像對媽媽一樣對老師撒嬌,媽媽喜歡利用寶寶這一害怕心理對寶寶施壓。
孩子一做錯事就說“叫警察叔叔把你帶走”,孩子會懷疑自己是個壞孩子,在別人面前擡不起頭。
正確方法:
寶寶做錯事情,媽媽應及時幫他糾正,並稱贊他是個好孩子。
四、不顧寶寶的能力,提出過分的要求
“快一點!”“動作快一點,媽媽還要上班呢。”其實寶寶動作慢不是他的錯,他不知道爲什麽要快。
“再做好一點!”在寶寶眼裏,他的作品可能已經做得最完美,可是在媽媽眼裏,還是沒有達到要求。
“連這個也不會!”寶寶不是天才,人不是一生下來就什麽都會做。責罵多了,寶寶會做的事情他也不敢做了。
正確方法:
媽媽花時間去了解寶寶的能力,在讓寶寶做之前,把事情與寶寶的能力進行對照。如果寶寶能做而不做,媽媽應進行勸導;如果超出寶寶能力,就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勉強,小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