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占有欲,實際上是孩子成長階段的一種正常心理,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視為“自私自利”,說成是思想品德有問題。
孩子到了3歲左右,就會產生明顯的“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往往是從“我”出發,而不知道還有“你”、有“他”、有別人,因而導致了獨占行為的發生。這與“自私自利”有著本質區別。
因此,當爸爸媽媽遇到孩子獨占、搶奪別人的東西時,不要大驚小怪,更不應責罵孩子自私自利,而應給予說服教育和指導。
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讓孩子多和同伴交往,教育孩子吃的東西要分給別人吃,玩的東西要和別人一起玩。孩子在交往、玩耍時,爸爸媽媽最好讓他和較大的孩子在一起,這樣,不僅較大的孩子可以適當帶領、照顧他,而且可以制止孩子的“獨占”、“掠奪”行為,因為大一點的孩子有一定的自衛能力,而小一點的孩子則往往能服從較大的孩子。
總之,孩子的“占有欲”是孩子成長髮展中出現的一種正常心理現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通過教育,“以我為中心”的意識逐漸淡薄,這種“占有欲”會逐漸地減少或消失。當然,對于那些“占有欲”特別強的孩子,父母應認真分析原因,尋找教育對策,給以適當的懲罰,并注意家長自身的言行,給孩子起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