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孩子叛逆期的父母應對良策

寶寶不讓喂飯了,寶寶很久都沒粘著父母了,寶寶非要出去玩泥巴,寶寶……年輕的父母有如是煩惱;孩子到了叛逆期了,到底什么是反抗期呢?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幾次這樣的階段?出現的時間又是怎樣的?

  第一反抗期:2-4歲 

由于自由活動能力大大增強,各方面知識不斷增多,孩子表現出獨立的愿望,雖然能力不強也要自己動手自己干,變得不太聽話。這是一種意志的自我表現,心理學上稱此為第一反抗期。

心理學經驗表明,在三四歲期間表現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而絲毫沒有反抗表現的孩子,則往往在性格上趨于軟弱和寡斷。在“反抗期”家長應注意尊重孩子,讓孩子有所選擇。處于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歡別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種意見——哪怕這意見和行為是正確的。

這時,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做法與其他幾種可能擺在一起讓他選擇,既讓他有所獨立,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順從你的建議。

  第一反抗期寶寶的表現

到第一反抗期的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要求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如自己倒水,自己爬到高處去,非要到水坑里玩,自己非要爬樹,都屬于反抗期的行為。

比如,媽媽剛問他一句“干……嗎?”他便好似不假思索地就回媽媽一個“不”字,而且,說過不了以后,一定要堅持,不管這事是不是他本來喜歡的。有個家長說:“孩子本來喜歡吃糖,我順口問他一句吃糖嗎,他卻說不吃,好像故意氣我似的。這小東西,翅膀還沒有硬就這么不聽話,大了還了得?”有些性子急躁的家長,可能就會動手打孩子了,其實,這不是孩子出了什么問題,而是他進入了“反抗期”。

這期間也不盡是“缺點”,這時的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強了,為了達到目的,也能想辦法克服困難。這是孩子成長的標志,是可喜的表現,當父母的不要以包辦、強制來干涉孩子的行動。

對反抗期的孩子,父母要了解其心理特征,不要簡單地以為孩子不聽話,更不要打罵孩子。因為打罵是起不到好效果的。

  

  家長如何搞定處在第一反抗期的寶寶

幼兒心理學家們研究證明,寶寶兩歲以后,由于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對成人的要求和安排才會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自主選擇性, 喜歡說“不”、“我就要……”等,這個時候無論你多么有權威,只要不對他的胃口,他就會反抗到底。所以寶寶的這些行為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變壞”的征兆。父母應首先認清這一點。而且父母一旦了解了孩子反抗的原因,也許就更容易對寶寶的反抗行為以一種尊重的態度來看待了。

  寶寶的“反抗”的原因

  1. 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

隨著寶寶體格的快速發展,身體活動能力也逐漸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們異常渴望擴大自己獨立的活動空間,不斷地去獨立嘗試去做新的事情。但很多家長由于害怕寶寶受傷等原因,都會加以阻攔和限制,于是寶寶就會產生了反抗的情緒。

  2. 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最早的時候寶寶還不能區分自己的意愿和別人的意愿。而在寶寶兩歲后,他們可以漸漸分清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因此在他們剛形成這樣的思維時,對于表現自我的態度也變得異常的頑強。但這種表現往往與成年人的規范相抵觸,進而讓寶寶產生了挫折感,最終導致寶寶的反抗行為。

  3. 寶寶自我情緒控制的不成熟

對于沒有經歷過很多事的寶寶來說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一旦感到不滿,就會毫無掩飾地表現出來。吵嚷、哭鬧通常是他們主要的宣泄方式。而父母們就認為這是孩子們在無理取鬧,是他們反叛的表現,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對他們,從而導致了寶寶的反抗行為。

  治理“反抗”寶寶6技巧

面對寶寶的反抗,父母不能一味地去反對和制止,只有正確了解寶寶反抗背后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要知道父母的處理方式是否正確直接會影響到寶寶的成長,所以面對“反抗”寶寶,您也需要“三思而后行”。

  1. 理解寶寶、尊重寶寶

在寶寶開始喜歡跟父母說“不”的時候就是他們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寶寶這么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要求和大人一樣的平等地位,此時父母對寶寶的行動不要輕易加以干涉,要以平等的姿態來征詢孩子的意見,給孩子留有選擇的余地。這樣做會讓寶寶覺得你們尊重、他,維護了他的自尊,也就不會輕易跟你說反話了。

  2.對寶寶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

對于寶寶必須做而且完全能夠做到的事,父母應該嚴格要求孩子執行;而對于那些不必要的且寶寶不愿意去做的事就不要強行要求他們。在寶寶玩得開心的時候,父母千萬別打擾他們的興致;要是寶寶確實做的不對,父母在制止他們的反抗行為時,在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的情況下,也要適當地放孩子們一馬。這么做也許會給大人帶來一些麻煩,但相對于寶寶人格健康發展的回報來說這點讓步是非常值得的。

  3.相信寶寶,滿足其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對于寶寶的好奇心,父母們應該給予支援,千萬不要對寶寶過度保護或是包辦代替,這樣會使寶寶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機會,也會引起他們的抵觸心理。對于寶寶的能力父母要給予充分的相信和肯定。當寶寶遇到自己能力范圍可以解決的困難,父母要盡量放手讓寶寶自己去做,這樣寶寶在體會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能減少和父母的對抗。

  4.同時滿足寶寶獨立與渴望保護的需求

寶寶之所以表現出頑強的“反抗性”其根本原因是想獨立。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與父母作對,但寶寶的內心仍然需要您的情感支援和適時的鼓勵。在放手讓寶寶獨立做一件事時,父母可以首先判斷一下他能多大程度上完成這件事和可能遇到的問題,然后在沒有人身危險的前提下,讓寶寶自己去做。如果寶寶正準備做的事情可能危害到健康的時候,父母必須果斷地制止,并用其他一些沒有危險性的活動來代替。讓寶寶在享受到獨立感的同時也享受到了父母對她們的關愛,這樣也會減少寶寶反抗情緒的發生。

  5. 與寶寶有足夠的交流

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寶寶由乖巧向淘氣轉變的時候,在心理上不應該有擔憂和煩惱,這些都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過程。但并不意味著父母可以不管不問,這樣做的話那么寶寶可真的要成為壞孩子了。父母要給寶寶比以往更加多的寬容、關愛以及交流。耐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法,了解寶寶的需要。問問寶寶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這么做,這樣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寶寶對父母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

  6、不能嬌慣、放縱寶寶。

寶寶喜歡跟父母說“不”,本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如果聽之任之或百依百順,就會形成寶寶任性、驕橫的性格。因此作為父母,對那些總是用說反話來達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寶寶應該:

(1)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介紹有關知識,說明不能滿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執拗行為的發生。

(2)設法轉移寶寶的注意,用另一種使他更感興趣的事來吸引他,從而使他放棄那個不正當的要求。

(3)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明確表示父母的態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鬧也不能滿足,然后立即走開,用冷處理的方法來終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第二反抗期:12-17歲 

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理論,青少年期又稱為“心理斷乳期”或“第二反抗期”。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生理發育速度快于心理發育的速度,因而造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不均衡,使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較大困惑和不一致,

 主要表現

  主要表現在五個矛盾的方面:

  1、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表現是出現成人感,由此而增強了少年的獨立意識。如他們漸漸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過多的照顧或干預,否則心理便產生厭煩的情緒;對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斷,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意見,并有強烈的表現自己意見的愿望;對一些傳統的、權威的結論持異議,往往會提出過激的批評之詞。

但由于其社會經驗、生活經驗的不足,經常碰壁,又不得不從父母那尋找方法、途徑或幫助,再加上經濟上不能獨立,父母的權威作用又強迫他去依賴父母

  2、成人感與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長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為活動、思維認識、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出成人的樣式。在心理,渴望別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年齡不足,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及知識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為上往往盲目性較大,易做傻事、蠢事,帶有明顯的小孩子氣、幼稚性。

  3、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與同齡人,特別是與異性、與父母平等交往,他們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樣彼此間敞開心靈來相待。但由于每個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們的這種渴求找不到釋放的對象,只好訴說在日記里。這些日記寫下的心里話,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讓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4、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的發育和成熟,出現了與異性生活往的渴求。比如喜歡接近異性,想了解性知識,喜歡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甚至出現朦朧的愛情念頭等。但由于學校、家長和社會輿論的約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認識上存在著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現的壓抑的矛盾狀態。

  5、自制性和沖動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獨立性、成人感出現的同時,自覺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強,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他們主觀上希望自己能隨時自覺地遵守規則,力盡義務,但客觀上又往往難以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時會魯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沖動的矛盾之中。

  如何陪伴孩子度過“第二反抗期”?

就人的一生而言,青少年時期僅為一個短短幾年的過渡時期,但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正是由于具有的過渡性,使它極易成為一個不穩定的時期,并可以導致原本潛在的親子關系沖突變得更為明顯,讓雙方陷入苦惱。因此,在青春期,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必須經歷不斷調整的過程,由原來單項依賴的關系轉變為雙項關系。如何處理好這個時期的親子關系,主要動力應該是處于親子關系另一端的父母:

首先,要了解青少年時期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并做好思想準備,正視孩子在這一特殊時期的矛盾心理和行為表現,注意調整與他們的關系和對他們的態度,幫助他們順利渡過第二反抗期。

“第二反抗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第二次飛躍,是由于成人感出現所帶來的心理和行為表現。青少年此時已具有成人的意識,但還不具備成熟的心理條件,父母卻往往關注于孩子半成熟的一面,忽略了他們的成人感這一發展事實,由此而引發一系列的親子矛盾。因此,要做到尊重他們的獨立意識和適當的自主要求,不要再把孩子作為支配的對象和依從于自己的對象,而應適度分離,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自我看待,做到以友相待,尊重其隱私權,遇事多加傾聽和商量,交流思想,進行良性的溝通。以朋友的身份引導青少年正確接納自己的變化,正確看待自己的成長、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其次,青少年時期是一些心理疾病和心理問題顯現的時期,也是早期已經形成的心理疾病或心理問題解決的關鍵時期。如果錯過這一時期,問題的解決將會非常困難,必然對成年以后乃至終生健康的發展產生極大的負性影響。

所以,父母一方面要在良好、和諧的親子關系中,使孩子能夠表現出自己的特點,避免過度的壓抑,并敏銳發現孩子有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惑。另一方面,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對已經表現出來的問題正確看待,及時給予調整和引導,必要時帶領孩子向專業人員求助,幫助他們成就一個健康、幸福的人生。而做到這些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健康、和諧的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