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交往中表現膽怯,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幾種:
1、生性氣質造成。這類孩子對陌生的人或事物比一般的孩子反應較為緩慢,需要長一點的時間來適應;也有的孩子神經類型弱,表現過于敏感,易緊張,對不熟悉的人、事、環境本能地感到害怕。
2、環境影響。家庭中的大人不善于對外交往,孩子和外界聯系少,缺乏交往經驗;生活在公寓式的小家庭里,嬰幼兒大多數被關閉在室內,缺少學習人際交往的生活空間,造成在交往中怕生、膽怯。
3、教育上的問題。孩子曾在以往的交往中受挫,如家長強求孩子叫人、表演等。 孩子因缺少心理準備或緊張而不愿意時,受到父母的逼迫、責備,造成孩子怕交往。 平時對待孩子要求過高過嚴,孩子做錯了事就受訓斥,孩子因怕失敗遇事退縮。 父母過分照顧孩子,什么都包辦代替,一旦遇到新的環境,孩子喪失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顯得手足無措。有的孩子因在家里缺乏規范的約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一旦投入群體中,與家里的差距太大,不能適應,產生膽怯。
怎樣幫助孩子呢?
1、對因生性造成的,家長不要急于糾正,允許孩子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在尊重孩子意愿,不受威嚇的情況下,使孩子逐漸投入外界去接納新的人和事物。
2、因環境影響的,應積極為孩子創造與外界交往接觸的機會和環境。如鄰里之間的走訪,帶孩子外出做客,幫助孩子認識不同的人群,到公園、街上看看往來的 人群,使孩子能有機會接觸一些陌生但又和善的人;讓孩子幫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若遇到年齡相仿的孩子,鼓勵孩子主動接近,一起玩耍……
3、父母應正確確立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尊重孩子的人格,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心、自尊心、自愛心,既不溺愛,也不苛求。在帶孩子做客或接待客人的活動中, 可事先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也可以提出一些適度的要求,指導孩子在客人面前的舉止行為;活動結束后也應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評價,多鼓勵,少批評,讓孩子嘗試交往成功的愉悅,抓住孩子在交往中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