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近年來在寶寶的早教系統里C位出道,越來受到家長重視!
寶寶看電視特專心≠專注力好
寶寶看電視的時間,不能用來衡量其專注力的好壞。因為寶寶看電視的時候,大腦基本處于放空狀態,是被動畫片的聲光影快速切換牽著走的,是一種“被動注意”。
而我們所說的專注力,是一種主動注意。如讀書、畫畫等,需要孩子主動控制視線、思想及行為。
寶寶愛分心≠專注力差
其實,這是因為寶寶大腦和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
加拿大一個專門研究孩子行為發育的網站speechtherapycentres顯示:
寶寶專注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年大致提高2~5分鐘。
比如,2歲4~10分鐘,3歲6~15分鐘,4歲8~20分鐘,5歲10~25分鐘。
如果在此區間內,就別輕易給ta貼上專注力差的標簽了。
寶寶專注力不足≠多動癥
幼兒期的孩子本來就比較多動,真正要診斷為多動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通常參考以下幾個指標:
正常多動:1喜歡的事情可以專心;2 嚴肅陌生的環境不胡亂吵鬧;3行動有一定的目的,會安排
疑似多動:1任何時候都無法專心;2總是精力旺盛,難以安靜;3衝動,沒有耐心
只有寶寶以上三項都達到“疑似多動”的診斷標準,才能初步診斷寶寶為多動癥。
拖寶寶專注力后腿的小事,你做了嗎?
小編說過,孩子的專注力,其實有自己的發展規律。
但是!有些寶寶達不到上述的專注時長。即使能達到相應區間,相距依然相差甚遠!
為什么?排除天性因素,很多時候跟家長的行為息息相關。
想一想,這些拖寶寶專注力后腿的小事,你是不是正在做?
①寶寶專心做某事的時候,打擾寶寶!
停!這種經常打斷孩子的做法,就是在扼殺寶寶的專注力!
除此之外,很多家長看寶寶玩得不對(如畫狗狗時畫了一只鹿角,搭積木搭錯了),忍不住上去指導!
這種時候,也請掐住自己的大腿:別輕易去!
“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蒙臺梭利
②讓寶寶長時間沉迷動畫片或電子產品
帶寶寶很累!很多時候,寶寶能安靜看會電視,對疲憊的家長來說,是難得喘口氣的時間。
但是,千萬別放任寶寶沉迷在動畫片的世界。
因為寶寶一旦習慣了在這種被動刺激才去注意的狀態,就很難專注于閱讀、寫作業、上課等需要保持主動注意的事情了。
美國兒科會建議:
1歲半以下的寶寶不能接觸任何電子產品。
2~5歲的寶寶對著屏幕的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
建議家長一天中分3次給寶寶看動畫片,不次觀看時間不超過20分鐘。
③經常斥責、嘮叨、催促孩子
當孩子淘氣或者做事不如爸媽所愿時,很多家長就會對孩子指責,嘮叨。
急性子的家長看到寶寶做事慢,也會不斷催促孩子。
但這些行為,會讓孩子很容易產生厭煩抵觸緊張等心理,做事的時候,很難集中精神。
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其次是3~6歲。這也是培養寶寶專注力的好時機。
如果做到了不拖后腿,恭喜!以下可都是加分項!
①找到孩子的興趣點
想一想,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時候最專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孩子也是一樣。
②提供安靜整潔有條理的環境
雜亂的家庭環境、寶寶玩玩具、看繪本時吵鬧的電視噪音……都是寶寶分心的源頭。
如果寶爸媽們能和寶寶一起創造有條理的環境就更棒了!例如讓寶寶自己收玩具,學會歸類等。
研究表明:寶寶條理性越好,相應的邏輯能力和專注力會越好哦!
③和諧的家庭氛圍和安定的生活環境
一家人和和氣氣、不急不躁,是給寶寶專心做事提供的最好環境。
此外,孩子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當頻繁發生搬家、換學校等環境變化時,務必好好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④幫孩子理解活動的目標
當有活動目標時,幫助孩子理解活動的目的,是訓練寶寶專注力的重要方法。
孩子對目的意義理解越深,完成任務的意愿也越強,保持注意的時間也越長。
注意:
不要給寶寶準備大大超過TA年齡範圍的玩具和活動。
有完成任務的希望,孩子才願意更加專注去完成。這是培養專注力的基礎。
當孩子遇到困難求助或開始煩燥時,爸爸媽媽可以適時加入,安撫情緒,再從旁給予啟發,一起完成任務!
⑤言傳身教
永遠不要忽視父母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
如果你每天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機,一邊聽歌一邊讀書,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做事專心致志呢?
⑥幫助寶寶建立時間觀念,自主分配時間
比起“必須學習一小時”,不如讓寶寶“學完某一章”,至于具體時間,就靠寶寶自己去把握了!
畢竟,多出來的時間,寶寶可以做些喜歡的事情哦!
最后,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培養寶寶專注力的小游戲,建議保存,并跟寶寶嗨起來吧!
類似的還有拍皮球等小運動。此外,帶寶寶多嘗試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也很有利于培養寶寶專注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