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父母向孩子道歉的作用有多大?你想象不到

幼兒園第一天開學,因為疫情問題,幼兒園錯峰放學。果果媽媽一時大意,記錯了孩子放學的時間。

接到老師的電話后,媽媽匆忙趕到幼兒園。此時,幼兒園里已經空蕩蕩的了。

媽媽溫柔地向果果道歉:“對不起寶貝,媽媽接晚了,對不起。” 雖然果果臉上寫滿了委屈,卻還是爽快地說了句:“媽媽,你很神氣。”

“神氣”在蘇州話里是“漂亮”的意思。孩子這樣說,意味著他已經原諒媽媽了。

孩子看著班里的小朋友一個個被接走,自己的媽媽卻一直不出現,內心一定是焦急萬分的。

可是,當教室里只剩下他自己時,他對媽媽的期待還是多過了委屈。所以,媽媽道歉后,他迫不及待地表示原諒。

這世上,還有誰會比孩子更容易原諒我們呢?

海靈格說:“你不知道,我們的孩子是多么忠誠于自己的家庭,又是多么無條件的愛著自己的父母。”

一句“對不起”足以讓他忘記所有的委屈,原諒父母所有的疏忽,重新快樂起來。

01

等不到父母道歉的孩子,心中有道過不去的坎

一位網友說,小時候媽媽一旦心情不好就拿他撒火,但媽媽從來沒有為自己的錯誤道過歉。

網友長大后,在很遠的地方工作,很少回家。他說,直到現在也沒有等到媽媽的道歉,心里總有一塊空空的,永遠也填不滿。

等不到父母道歉的孩子,無法原諒,也無法不怨恨。他們無法和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也無法擁有足夠的安全感與快樂。

因為,他們心里始終有一道過不去的坎。

演員陳學冬7歲那年,父母離婚了。

得知父親準備再婚時,陳學冬堅決反對。可是,父親還是瞞著他再婚了。

父親再婚后,對陳學冬不管不顧。父親的冷落讓年幼的陳學冬很是痛苦。他一直盼望著父親去看他,向他道歉,解釋一下自己的難處。

可是,直到期待變成了怨恨,他也沒有等到父親的道歉。

 

在節目《奇葩說》中,提到父子關系,陳學東隔空喊話父親:“你從小也沒管過我,那你現在憑什么管我?”

憤怒的質問聲里,是對父親深深的失望。

如果當年父親再婚后對陳學冬多些關心,并向陳學冬說聲抱歉,或許父子倆的關系就不會這么僵。

父母缺失的道歉,一次又一次在孩子心中埋下怨恨的種子,隨著時光的流逝,怨恨越來越多,孩子心中溫暖的源頭就會徹底消失。

即便已經長大成人,在他內心深處,也依然是個等不到父母道歉的可憐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真讓人心疼。

02

父母的道歉,是孩子成長的必備養分

心理學家羅達•鄧尼說:

“父母錯了,或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時,如果能向孩子說一聲對不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能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習慣。”

有一次,胡可和安吉約好放學去接他,結果胡可去晚了。

胡可趕到時,安吉很生氣。胡可給他擦眼淚,并道歉:“小魚兒體檢的一些專案太慢了,耽誤了時間。對不起啊,安吉。”

安吉聽了胡可的解釋與道歉,馬上原諒了她。后來,安吉錯怪了小魚兒時,向他道歉的樣子與胡可很相似。

道歉的父母傳達給孩子的資訊是:他們的情緒和感受是有價值的,是受到重視的。這樣的重視會帶給孩子自尊,也會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網上有個提問:道歉有用嗎?

有網友回答說:有用,真的很有用!

這位網友小時候,媽媽做錯事后,從不向她道歉。于是,網友也從不向任何人道歉。因為她覺得道歉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

直到她讀六年級那年,媽媽答應周末帶她出去玩,卻因為臨時有事取消了計劃。媽媽向她道歉時,她內心簡直是“受寵若驚”。

激動,愉快,那種被尊重的感受,她一直都忘不了。從那之后,每當她做錯事時,她都會認真地道歉,因為她知道,收到道歉的人心里是什么樣的感受。

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懂得向孩子道歉,孩子更容易形成安全的依戀模式;孩子犯錯的時候,更容易感覺到愧疚而主動道歉,而不是感到羞恥。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句恰到好處的 “對不起”,是滋潤孩子心靈的重要養分。

03

向孩子道歉,是父母的必修課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一書中說:“優質父母知道,道歉不會削弱他們作為父母的權威,它是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表現。”

向孩子道歉,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與尊重。

1、做錯了,就要道歉

有一次,我在外面受了氣,心情郁悶地回到家。

進門看到地上扔滿了玩具,我忍不住吼孩子:“對你說過多少遍了,玩過的玩具要放回原處,你咋又把玩具扔得這么亂?亂得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煩死了!”

冷靜下來后,我意識到吼孩子,完全是在拿他撒氣。

我趕緊向孩子道歉:“兒子,對不起,媽媽不該吼你。媽媽今天有些不開心,所以對你不夠耐心。朝你發火是我不對,我很抱歉。”孩子立即原諒了我。

育兒路上,我們難免有情緒失控的時候,當意識到自己錯了時,一定要及時向孩子道歉,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限度。

 

2、及時補救,是最好的尊重

韓劇《請回答1988》中,和姐姐的生日只差三天的德善每年都得跟姐姐一起過生日,分享同一個蛋糕。

終于有一次,德善哭訴了自己的委屈。

德善的爸爸誠懇地向她道歉:“爸爸媽媽對不住你,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很多事情不知道……,所以,我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聽到爸爸的道歉,看到爸爸專門為她買的生日蛋糕,德善很開心。

父母用語言和行動表達歉意,孩子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與理解,這種感受會溫暖孩子一生。

3、給孩子消化的時間,耐心等待孩子原諒

朋友和孩子約好,周六帶他去游樂場。結果,朋友加了一天班,把這事給忘了。

兒子生氣地說:“媽媽騙人,我再也不相信你了。”

朋友愧疚地抱了抱孩子,認真地說:“對不起,兒子,是媽媽的錯。明天,媽媽一定帶你去!媽媽愛你!”

兒子聽了,還是悶悶不樂。

第二天,朋友專程帶兒子去了游樂場。兒子很開心,他對朋友說:“媽媽,這次我原諒你了,以后你可不能再騙我啦。”

原諒與否是孩子的權利,向孩子道歉時,要給孩子消化的時間,這才是有誠意的道歉。

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說:“一個勇于承認錯誤、探索新的談話起點的父母,遠比固執、專橫的父母要可愛得多。”

父母犯了錯,就老老實實地向孩子道歉,這不僅不會被孩子輕視,反而會讓孩子感受到被看見、被理解,對父母也會更加親近。

父母的態度,決定著孩子對待世界的溫度。

好好愛我們的孩子,當無意中傷害了孩子時,請彎下腰,看著孩子的眼睛,對他說:“對不起。”

別等“對不起”過了保質期,別等孩子對我們徹底失望后,才明白,我們錯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