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總是忘記做,上課前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書本……小孩子總是忘性大,經常丟三落四。
事實上,大部分的孩子到了6、7歲時都會有這樣的表現,就算你一直叮囑孩子也沒有什么用。心理學家解釋說,孩子在6、7歲的時候,要關注很多的事情,好奇心非常強,所以往往會導致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了。因此,爸爸媽媽遇到孩子丟三落四很嚴重的時候,不妨采用一些小小的策略。
1.固定的整理程式
固定的程式就是一直重復,這樣可以加深記憶,最終成為自己的習慣。每天晚上都在規定的時間寫作業,在把作業完成以后,整理好自己的作業本、文具、課本、書包。這樣時間長了就會變成一種無意識的行動,每天都會這樣做了。
2.列清單提醒孩子
在孩子經常可以看到的地方,給孩子貼一個清晰明了的清單,在清單上面寫明每天要用的東西。也可以在家門口貼一個清單,讓孩子在出門之前思考一下,是不是把所有的東西都帶齊了?
3.給物品固定位置
把東西分門別類地放好,把同一種物品放入相同的位置,整理好。也可以購買一些有標簽的盒子來放東西,按照標簽的說明,放入對應的東西。這樣拿的時候也會比較方便,再也不會丟掉。
4.丟物品承擔責任
在丟了東西后,或者遺忘了什么物品在家的話,這個補救的人肯定就是爸爸媽媽。但是要讓孩子長點記性就一定要讓孩子承擔丟東西的后果,不然孩子是不會改正的。比方說,如果孩子忘記帶作業回家的話,要讓他自己去拿,爸爸媽媽不要幫忙;比方說文具不見了,讓孩子自己攢零花錢買新的。爸爸媽媽不要總是急于補救孩子的過錯,要讓孩子自己改正。
5.保持情緒冷靜
新買的東西又不見了,這時候爸爸媽媽要保持冷靜,因為大人也會丟東西,所以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訓斥只會讓他覺得難過。與其這樣,不如做好預防措施,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這樣做事情也會更加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