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在關心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后的生活是怎么樣的,畢竟自己不能陪伴在他身邊,即便是通過老師,也不能夠完全了解孩子的情況,這也讓寶媽們對孩子更加擔憂。
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比較“心大”,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后,就覺得自己解放了,她們認為孩子就應該由老師來管教,所以就當起了“甩手掌柜”。實際上,若真是如此,將會使得孩子的成長面臨較大的問題。
案例:四歲寶寶抖腿習慣難改,老師無意間發現“真相”,忍不住心疼孩子
朋友在一家私立幼兒園當幼師,前段時間大家在一起聊天時,她就給我們聊到了一個問題,她班上有一個孩子,才四歲,總是喜歡抖腿,尤其是到了下半節課的時候,和他坐在一起的小朋友很多次都會受不了,就舉手打報告,“老師,他又抖腿。”
起初,朋友只是告訴孩子,“抖腿是不好的習慣,要改掉這個壞習慣。”但是這么說并沒有用,那個孩子后來照樣會抖腿,另外兩位老師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為了這個問題,朋友還找過孩子,問孩子情況,但是孩子并不說話,只是沉默著。
朋友覺得可能這個孩子就是這么調皮,或是養成習慣了,很難改正,但是直到有一次,她發現一到下課,那位孩子總是急匆匆地離開座位,有一次她跟著出去看,才發現原來孩子是去廁所了,于是她做了個大膽的假設,認為孩子很可能是尿急,所以每一次憋尿的時候不敢說,就只能自己靠抖腿來抑制。
等到又一次上課的時候,朋友還是遇到了這種情況,她走到孩子身邊,輕聲地問孩子,“想去廁所的話就去,不用憋著,可以舉手和老師說的,其他小朋友也都是這樣。”孩子這才點點頭,乖巧地去了廁所。
發現了孩子抖抖腿的背后真相后,朋友忍不住心疼孩子,后來進一步了解才知道,原來孩子的父母平時都忙于工作,很少帶孩子,所以孩子的性格也就變成“不敢說”、“不敢交流”,實在是讓人唏噓。
01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父母要做好哪些教育準備?
首先就是孩子的溝通能力,其實這一點應該是擺在首位的,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在三歲就上了幼兒園,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大多都缺乏溝通能力,面對問題只會哭鬧,這也讓老師們感到很為難,尤其是一些只懂得哭鬧,不愿意開口講原因的孩子,老師們更是無奈不已。
因此,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學著去和老師溝通,表達自己的訴求,比如身體難受了要和老師及時說,想要上廁所了也不能憋著,和老師請示,諸如此類的表達要教會孩子去向老師提出,而不是自己一個默默忍受著,否則甚至可能耽誤到孩子的健康問題。
有些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或是被別人欺負了,也不找老師反映問題,回家則是和父母訴說,而在表達的過程中可能有所夸大,再加上父母心切,很可能和老師發生矛盾。因此,種種方面都要告訴孩子,在學校有什么問題一定要和老師溝通,回家之后再和父母溝通,這樣一來就能讓很多問題化簡。
其次是孩子的獨立能力,不少孩子在幼兒園上了一兩年之后,還是沒有獨立能力,如果說是剛上幼兒園的小家伙,可能不會自己穿衣服什么比較容易說的過去,但是如果孩子到了中班或是大班了,仍是不懂得自己穿衣服,那么父母就需要注意了,因為這意味著父母對孩子的獨立能力培養尚且不到位。
現在很多父母都只生一兩個孩子,比起過去的五六個孩子,都顯得更為寶貝,所以很多事情都舍不得孩子做,父母自己能夠代勞的,就絕對不讓孩子動手,讓孩子享受自己的寵愛就好了,但是實際上,如果長期如此,孩子的獨立能力就遲遲得不到培養,而且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或許孩子現在年紀小還說的過去,但是長大之后,誰來負責照樣他們呢?父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一輩子嗎?因此,現在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不止是給老師減負,更是為了孩子著想。
結語:還要提醒家長朋友們,平時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和老師交流一次,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相信在老師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成長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