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千萬不要當這5種爸爸

我們都知道爸爸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雖然媽媽能夠很好地照顧孩子的生活,但是爸爸會教會孩子堅強和做人做事的道理,爸爸的陪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但是有一些爸爸的做法是非常傷害孩子的,各位爸爸千萬不要忽視自己做的那些事情。

一、永遠在玩手機的爸爸

隨著科技的發達,手機變得比寶寶更受到關注。要么就在上班,就算是回家以后,只要有空的話就會拿著手機在玩。到了放假休息的時候,帶著孩子去游樂園、海洋館、親子聚會,雖然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可是只是注重了形式罷了,真正的注意力,基本上都用在手機上。

如果爸爸老是在玩手機的話,那么對寶寶是非常不好的。雖然爸爸一直呆在寶寶身邊,可是孩子完全沒有感受到爸爸的愛,反而會有更重的逆反心理。同時要是爸爸媽媽經常玩手機,那么孩子也會逐漸沉溺在手機里面,不僅影響視力,更嚴重的會造成心理上的孤僻和自閉。

二、下班沒事不愛回家的爸爸

爸爸下班以后,有時候是公事,有時候是和朋友聚餐,很多時候就是很晚才回家。家人打5、6個電話催促,往往還是不能夠回來。在有孩子以前,媽媽或許會覺得有點不舒服。但有了孩子以后,媽媽的反感就會越來越大了。

有這種行為的爸爸,多半都是心態還沒有調整過來,心理上還沒有成為一個爸爸。所以很多的時候,爸爸還是希望過以前的生活狀態來拒絕承擔為人父之后的責任。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孩子。孩子會開始模仿,模仿媽媽的生活習慣。

爸爸影響的卻是孩子的性格,如果爸爸一直以愛玩、拒絕長大、不負責任的形象出現,那么寶寶以后的性格往往跟爸爸是非常像的。

三、覺得養孩子是女人事情的爸爸

換紙尿褲、給孩子洗澡、哄孩子睡覺、陪孩子讀書,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媽媽要做的事情,所以爸爸總是不愿意去做,不愿意為媽媽來分擔這些家務。可是這個思想是完全錯誤的。養孩子是爸爸媽媽兩個人的事情,傳統道德中“男主外女主內”的理念對于孩子的成長是不好的。

如果是全職媽媽,一個人既要負責孩子,又要負責家務,那么是非常辛苦的。爸爸們下班回家最好要理解媽媽,并且可以讓媽媽休息一下,自己來做些事,像是給孩子換紙尿褲、洗澡、陪孩子睡前閱讀。這樣也能夠讓媽媽感受到丈夫的愛,然后讓孩子覺得爸爸對自己是非常關懷的。

四、不愿陪孩子玩的爸爸

因為男性和女性是非常不一樣的,所以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都不能夠缺少。要是說媽媽的陪伴能給孩子安全感,照顧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子細膩和善良,那么爸爸對孩子的陪伴,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堅強,獨立,有一個非常好的性格。

爸爸陪孩子玩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還小的時候,爸爸缺位了孩子的陪玩,那么也許就會造成孩子長大以后的軟弱和逆反。

五、總跟家里人吵架的爸爸

有一種爸爸,經常有著領導范。媽媽在家帶孩子,總是會挑出毛病;外公外婆過來幫忙,又覺得老人動作太慢;老婆產后抑郁,覺得老婆太脆弱了;老婆產后發胖,會覺得老婆沒有控制好身體。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爸爸老是會覺得這里不好,那里不好,老是在挑刺。孩子站在一旁,看著這個場景,對于孩子以后的性格塑造是非常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