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媽媽為了能夠產奶,每天吃大魚大肉,喝油汪汪的下奶湯,下奶的同時,也把自己養胖了。那么,究竟怎樣吃才能下奶又不會發胖呢?
月子里不宜天天大魚大肉
在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當中,對新媽媽的照顧,通常是按照消化能力很差、身體虛弱、長期營養不良的前提來安排飲食。這一點并不難以理解,因為畢竟幾千年來食物不足的貧困生活,使大部分孕婦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來同時滿足自己和胎兒的需要,“坐月子”的時候,習俗要求在食物供應方面對產婦特別照顧,正是為了趁著此時身體修復能力特別強的機會,用充足的蛋白質和脂肪供應,來彌補這方面的欠缺。
不過,在如今食物極大豐富的社會當中,新媽媽又面臨著新的麻煩。很多新媽媽在孕期當中體重增長過多,而且出現孕期糖尿病的問題,極大地增加了自己將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如果本來孕期增重過多的新媽媽按照傳統習俗來坐月子,再喝很多油湯,吃大量富含糖分和淀粉的食物,加上缺乏運動,勢必會進一步地增加體重。
每天七八個紅糖水雞蛋,吃排骨肉,燉老母雞,喝豬蹄湯,加上三大碗米飯,這種坐月子的飲食生活,想不催肥都難。哪怕很多孕婦在孕期非常注意控制體重,在產后被爸爸媽媽公公婆婆如此催肥一個月,體重也難免不飆升十斤八斤。就算有心拒絕,在“催奶”的說辭下,也沒法不乖乖從命。
而在此同時,按很多地方傳統習俗,月子里大魚大肉過多,卻不能吃蔬菜水果,又非常容易造成膳食纖維缺乏,微量營養素供應不足,產婦容易發生便秘,也直接影響到乳汁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含量。研究早就發現,母親乳汁中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的含量,是和乳母的膳食供應量有密切關系的。母親吃得不合理,嬰兒得到的也不合理。
哺乳媽媽怎樣吃下奶不發胖
那么,怎么解決這樣的兩難問題呢?答案就是三個要點:
(1)保證泌乳所需的各種營養素;
(2)控制總能量,特別是降低脂肪的攝入量,因為媽媽身上早就儲備了足夠的體脂肪,可以供產后泌乳時慢慢消耗;
(3)在消化吸收能力許可的前提下,提供膳食纖維充分、消化速度較慢的食物。
對于已經有過妊娠糖尿病問題的新媽媽來說,還要有效控制三餐食物的血糖負荷(GL),選擇降低混合食物血糖指數(GI)值的飲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