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良好的情緒狀態、精力、體力、智力等都處于高潮時受孕有利于優生,中國古人對此也早有認識,《周禮》曾記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禮記》中也說:“三十曰壯,有室”。
古人通過觀察,對人體生長髮育過程和生殖功能很早就有了認識,如“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時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泄,陰陽合,故能有子。”這是說女子到了14歲左右時來月事,男子16歲左右有排精的現象,即有了生育能力。雖說如此,古人卻并不提倡此時結婚生子,反而會提倡晚育—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這又是為何呢?
生命周期決定最佳育齡
中醫認為生殖能力的強弱與腎氣的盛衰關系很密切,最佳的生育年齡男子為32歲左右,女子為28歲左右。
我國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腎氣盛,則有子”,而腎氣的盛衰在男女的周期略有差異,即“男八女七”—男子以8為周期,女子以7為周期。
女子7歲左右,腎氣逐漸開始旺盛,出現換牙,頭髮生長加快的現象;14歲左右時,開始有了規律的月經,能懷孕生子;21歲左右時,腎氣旺盛程度逐漸平穩,發育基本完成;28歲左右時,筋骨最強健,身體狀態達到頂峰,此時也是孕育子嗣的最佳時機;35歲左右時,面容開始憔悴,頭髮開始掉落;42歲左右時,開始衰落,面色枯槁,頭髮變白;49歲左右時,進入絕經期,則基本不會再孕育子嗣。
男子8歲左右時,腎氣開始充實,頭髮茂盛,出現換牙現象;16歲左右時,腎氣盛,有了遺精的現象,這也代表其具備了生殖能力;24歲左右時,腎氣開始平和、均衡,身高達到頂峰;32歲左右時,筋骨強盛,肌肉健壯,生命力也達到了最高點,是體質最佳的時候;40歲左右時,腎氣開始衰落,開始落發;48歲左右時,臉色枯焦,頭髮變得花白;56歲左右時,行動不便,精氣不足;64歲左右時,牙齒、頭髮都脫落,基本不具備生殖能力了。
?年齡過小或過大均不利優生
中醫認為過早結婚不僅對結婚雙方身體不利,對后代也不利。中醫說,男性破陽太早會傷及精氣,女性破陰太早會傷及血脈,未成年就婚配生育者,戕伐元陽,會導致腎中精氣衰竭,從而不容易受孕。此外,過早的交合對雙方的身體影響很大,女子易患婦科疾病,男子易患癆疾,如出現滑精、陽痿等問題,甚至中醫還提倡“弱男則節色,宜待壯而婚”。
換言之,因為胎兒的孕育,全部仰賴父親健康精子與母親健康卵子之間結合,以及母體真氣的滋養。早婚早育的男女,本身氣血筋骨尚未充實,生殖功能尚未發育成熟,過早懷孕自然對優生不利。同時,年齡過大同樣不利于優生,因為年齡過大后腎氣逐漸衰竭,機體的各項功能也逐漸減弱,也不是生育的最佳年齡。
此外,公元前5世紀南齊著作《褚氏遺書》中還指出,早婚的人往往“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壯之疾”。“五體不滿”是指對男女雙方的生理功能和發育造成影響,甚至會引起疾病。“難壯之疾”是指性機能失調和生殖系統的疾病。這與現代醫學所證實的早婚可使女子宮頸癌發病率增高的觀點十分相似。
????相關閱讀:
孝王無后——《褚氏遺書》中關于最佳孕齡的闡述
建平孝王有許多年輕美貌的妃姬,可惜都不生育,為此孝王非常著急,于是不斷地從民間選擇未成年女子入宮作妾,但依然無子。
于是孝王問郎中褚澄:“我為什么沒有子嗣呢?”褚澄回答:“因為大王娶的都是未成年的女子,而未成年的女子,當天癸至時,已近男色,陰氣早泄,未完而傷,未實而動,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壽”。無論男女,即便是有了生育能力,也不代表需要立即成婚生育,要等到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處于成熟狀態后,其繁衍的后代才可“堅壯強壽”。
????????何謂天癸
天癸是中醫的名詞,一般有4層意義:第1層是指維持女性月經、胎、孕所必需的物質,來源于男女之腎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養,逐漸充盛,可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第2層是指精氣的別稱。第3層是指元陰、元氣的別稱。第4層是月經的代名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