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胎兒的生長發育與母親的營養狀況密切相關,因此,婦女在知道自己懷孕後一般都很註意飲食營養,但對於孕前的飲食卻比較忽視。
懷孕前,先做營養準備
其實,孕前的合理營養對於保證優生優育以及母親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妊娠早期是胎兒器官分化形成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胎兒的營養來源很大程度依靠婦女孕前體內的營養儲備,如等懷孕後再註意,那就為時已晚了。因此,育齡婦女打算做媽媽就要提前做準備,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為自己的健康,也為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營養環境。那麽,在懷孕前究竟要作哪些營養準備呢?
1.保證平衡膳食
一般情況下,婦女在計劃懷孕前的3個月至半年就應註意飲食調理,最重要的是做到平衡膳食,從而保證攝入均衡適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這些營養素是胎兒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
人類的食物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各不相同,沒有一種食物是十全十美的。只有適當地選擇食物,並合理搭配,才能獲得均衡全面的營養,我國的營養學家把各種各樣的食物分成了五大類,每一類食物都要保證供給。
第一類:谷類。包括米、面、雜糧。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它們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根據勞動強度的不同,每人每天要吃250~400克。
第二類: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和胡蘿蔔素。蔬菜和水果各有特點,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一般來說紅、綠、黃色較深的蔬菜和深黃色水果含營養素比較豐富,所以應多選用深色蔬菜和水果。每天應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
第三類:魚、蝦、肉、蛋(肉類包括畜肉、禽肉及內臟)類。主要提供優質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它們彼此間營養素含量有所區別。每天應吃150~250克。
第四類:奶類和豆類食物。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B2等。每天應飲鮮奶250~500克,吃豆類及豆制品50~100克。
第五類:油脂類。包括植物油等。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每天25克左右。
這五類食物不能互相替代,每日膳食中都應包括這幾類食物,並輪流選用同一類中的各種食物,使膳食豐富多彩。吃的食物品種越多,攝入的營養素越全面。
計劃懷孕的婦女應將平時的飲食情況與以上各類食物的推薦量作一個比較,假如沒有達到要求,應及時進行調整,以糾正營養失衡的情況,保證獲得全面而均衡的營養,使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2.註意補充葉酸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胎兒早期神經發育所必須的一種營養物質。如果婦女孕早期缺乏葉酸,將影響胎兒神經管的正常發育,繼而導致脊柱裂和無腦畸形為主的神經管畸形。
神經管畸形主要發生於懷孕開始的3個月之內,但如果從懷孕之後再增補葉酸,由於受孕時間不能馬上確知,等到已經確定後再增補,則為時已晚。此外,增補葉酸後,葉酸濃度達到理想水平,也需要一定時間。因此育齡婦女應在計劃懷孕前3個月開始,每天服用400微克葉酸,這樣到懷孕時,體內葉酸已達到理想水平,以後應繼續補充,直至懷孕滿3個月,這樣可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的發生。
葉酸在動物肝臟、雞蛋、綠葉蔬菜、紅黃色的果蔬(如西紅柿、柑橘)、豆類、堅果(如花生、核桃)中含量較豐富。懷孕前多吃些含葉酸豐富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
3.增加某些微量營養素的攝取
鈣、鐵、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缺乏不但對婦女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還會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因此計劃懷孕的婦女應特別註意這些營養素的供給。也可請醫生幫助診斷,對自己的營養狀況作一全面了解,有目的地調整飲食,重點增加平時體內含量偏低的營養素的攝取。
含鐵豐富且吸收利用率高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等。含鈣豐富的食物有奶及奶制品、小蝦皮、小魚(連骨吃)、豆腐等。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全奶、蛋類等。深綠色和紅黃色果蔬(如菠菜、豌豆苗、胡蘿蔔、辣椒、芒果、杏子等)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而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變為維生素A。平常多選用這類食物,即可逐步糾正鈣、鐵、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缺乏的狀況。缺乏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一些微量營養素制劑。
4.避免營養過剩
孕前在保證營養的同時,也註意不要營養過剩。體重超重或肥胖是妊娠、分娩的不利因素,也是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孕前的飲食應做到營養豐富不過量,避免引起肥胖。
為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在妊娠期間不宜采用節食減肥措施,因此已經肥胖的婦女若計劃懷孕應在孕前通過合理的營養,配合適量的體育鍛煉,盡量達到或接近理想體重。另外,對鈣、鐵、鋅、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的補充也要適量,因為這些營養素過量也會對母嬰造成危害。
總之,婦女從孕前就調整飲食結構,註重平衡膳食,做好充分營養準備,才能保證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生育健康、聰明、可愛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