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飲食健康是爸爸媽媽們的一項重要課題,很多父母總給寶寶吃各類高檔食品,以為這樣有利于寶寶的成長,卻不知給寶寶吃點粗糧更有益健康。那么,粗糧究竟有哪些營養素?寶寶怎么吃才最科學最有益呢?
粗糧主要包括谷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干豆類,如青豆、赤豆、綠豆等。一般有如下三類:
1.谷物類: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麥、燕麥、蕎麥、麥麩等。
2.雜豆類:綠豆、紅豆、黑豆、青豆、蕓豆、蠶豆、豌豆等。
3.根莖類:紅薯、山藥、馬鈴薯、南瓜等。
粗糧的營養素
膳食纖維
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統正常運轉。它與可溶性纖維協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醫學研究還表明,纖維素有助于抵抗胃癌、腸癌、乳腺癌、潰瘍性腸炎等多種疾病。但是對于粗糧,我們既要多吃,又不宜吃多,因為過食粗糧也有壞處。
維生素B1
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腦功能發揮到最佳狀態;對能量代謝,生長,食欲,學習能力均起著積極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1會導致糖代謝障礙,使血液中丙酮酸和乳酸含量增多,影響神經組織供能,產生腳氣病,主要表現為肌肉虛弱、萎縮,小腿沉重、下肢水腫、心力衰竭等。哺乳的媽媽如果飲食中缺少會導致母乳里缺少維生素B1,引起嬰兒腳氣病。
維生素B2
是紅細胞形成,抗體制造,細胞呼吸作用及生長必須的營養素。還可以緩解眼睛疲勞,輔助糖類、脂肪、蛋白質代謝。協助鐵及維生素B6的吸收。當寶寶還在媽媽腹中時,如果缺乏維生素B2,即使本人無任何癥狀,卻有可能損害胎兒的健康。寶寶的食物中缺乏維生素B2,會出現口角炎和貧血。
維生素B3(煙酸)
維持良好血液循環,皮膚健康所必須。幫助神經組織行使正常生理機能,此外,糖類、脂肪、蛋白質類代謝及鹽酸制造也離不開B3,參與膽汁及胃液性激素合成,可降低膽固醇、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記憶,對心理疾病的治療也有幫助。
胡蘿卜素(維生素A原)
黃色和深色粗糧里較多,可被吸收轉化為維生素A,維持正常視覺功能。寶寶體內若維生素A充足,則視紫紅質的再生快而完全,故暗適應恢復時間短;若維生素A不足,則視紫紅質再生慢而不完全,故暗適應恢復時間延長,嚴重時可產生夜盲癥。維生素A可參與糖蛋白的合成,這對于上皮的正常形成、發育與維持十分重要。當維生素A不足或缺乏時,可導致鼻、咽、喉和其他呼吸道、胃腸和泌尿生殖系內膜角質化,削弱了防止細菌侵襲的天然屏障,而易于感染。在兒童,極易合并發生呼吸道感染及腹瀉。維持骨骼正常生長髮育。促進生長與生殖。寶寶如果缺乏這種營養素,最有可能出現的就是發育不良、皮膚干燥、干眼病、夜盲癥等。
巧吃粗糧避誤區
誤區1:是粗糧就一定有利健康膳食纖維過多阻礙了一些營養的吸收,胃腸功能較弱的人群,吃太多食物纖維對胃腸是很大的負擔,而且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率比較低,寶寶就是其中一種人群。因為粗糧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纖維,會結合形成沉淀,阻礙機體對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如果長期每天攝入的纖維素過多,會使人的蛋白質吸收利用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一些需要脂肪的器官組織如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處于生長髮育期的嬰幼兒,由于生長髮育對營養素和能量(能量食品)的特殊需求以及對于激素水平的生理要求,過多粗糧不僅阻礙膽固醇吸收和其轉化成激素,也妨礙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誤區2:粗糧成為主食如今成人里肥胖引起的疾病比例很高,加上過去很多年一直吃精細糧食,粗糧被越來越地引入到健康食譜中,很多家庭主食就是吃粗糧的,寶寶也不例外,但時間久了,媽媽會發現寶寶胃口和生長髮育并沒有想象中的好,更有甚者不僅胃口差,個頭也比同齡寶寶小,這就是因為粗糧里過多的膳食纖維傷害到寶寶幼嫩的胃,消化功能變差,對營養素的吸收也放慢了下來。吃粗糧很有必要,但一定注意粗細搭配,同時還要搭配營養豐富的食品。比如把粗糧熬粥或者與細糧混起來吃,搭配蛋白質、礦物質豐富的食品以幫助吸收,以免造成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