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新生兒是沒有牙齒的。但少數嬰兒在出生后不久便長“牙”了,牙齦上出現一些米粒大的白色小突起,其實這并不是牙齒,而是牙胚發育過程中剩下的殘余角化物被排斥出來,讓其自行緩慢脫落即可,不必去除,以免引起感染。
大多數健康的寶寶出生后6至8個月就該長牙了,也有早在4個月,遲至10個月才出牙的。最先長出的乳牙是下頜正中的兩個中切牙,接著才是上頜的中切牙,然后則是下頜與上頜的側切牙(每一側的第2個),第一乳磨牙(每一側的第4個),乳尖牙(每一側的第3個)和第二乳磨牙(最后一個)。到兩歲半左右,所有乳牙便可長齊了,共20個。
可以這樣來估計出乳牙的數目:月齡減去4-6,如8個月的寶寶,出牙數應是2-4顆(8-6=2,8-4=4)乳牙還要換成恒牙,6-13歲左右全部換完,長出恒牙,并在最后一個乳牙的后面,長出3個恒磨牙,共32個恒牙。
寶寶出牙的時間和速度是反映寶寶生長髮狀況的標志之一。雖然由于氣候、生活水平、體質等方面的差異,嬰兒出牙的時間略有不同,但如果超過1周歲仍未有牙萌出的,則應請醫生診治,以排除疾病情況。
牙齒發育時期需多種礦物鹽,如鈣、磷、鎂、氟和維生素類,若孕婦從飲食中攝取的礦物鹽不足,造成孕婦體內維生素D缺乏,就會影響胎兒牙胚的發育,使寶寶出牙延遲,因此,孕婦應多吃綠色蔬菜和豆制品類,并經常曬太陽。
寶寶患了佝僂病和營養不良,會妨礙乳牙的發育和生長,佝僂病的發生往往與寶寶出生后日照不足有關,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夠促使人體皮膚中一種叫7-脫氫膽固醇的物質轉化為維生素D,而維生素D是促進骨骼和牙齒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營養不良往往是由于喂養不當引起的,比如單純給寶寶喂牛奶和米糊類食物,不按時添加副食品,就很容易造成寶寶體內維生素D缺乏和嚴重營養不良,為使寶寶乳牙正常地發育生長,就應防治佝僂病和營養不良。
第一、做到合理喂養,及時給寶寶添加副食品,如餅干、饅頭、蔬菜、水果等,既補充營養,又有助于乳牙的發育。
第二、多曬太陽,冬季出生的寶寶,2個月即可抱出戶外活動,曬太陽的時間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后。應盡量暴露皮膚讓陽光直曬,寒冷季節可只露出面部和雙手。曬太陽時要注意保護眼睛,可用紗巾或帽子等物遮擋一下。夏季曬太陽應注意防止皮膚灼傷,可以在陽臺或樹蔭下活動;冬季要避免著涼而感冒;屋內曬太陽應開啟窗戶,因為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
治療佝僂病除了曬太陽,還應服用維生素D和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