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盤點:造成母乳不足的10大原因

  研究表明,排除全身疾病和乳腺本身的發育問題外,一個生理、心理都健康的女性是完全能夠產出充足的乳汁的,但還是有不少新手媽媽暫時或長期性的遭遇了哺乳不足的挑戰,常見的母乳不足的原因有以下10種。  一、造成母乳不足的10大原因
1、母親喂奶次數過少:

  長時間不哺乳或延長喂奶間隔,不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還會導致乳汁不足;
  2、喂養不當:
  a、新生兒出生后沒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沒有按需哺乳;
  b、母嬰分離,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頭錯覺”,導致新生兒不愿吸吮母乳;
  c、媽媽因為乳頭疼痛而不愿讓新生兒吸吮等因素,均可導致乳汁不足;
  3、嬰兒吸吮時間不夠:
  每24小時哺乳的次數及吸吮的時間不夠,使嬰兒在兩側乳房的吸吮時間達到5-10分鐘。如果在吃奶時睡著了,應該輕拍兩頰,把他喚醒。
  4、不適當地加副食品:
  有的母親因乳汁分泌少給嬰兒喂牛奶和糖水等,吸吮過少造成母乳減少。
  5、嬰兒吸吮姿勢不正確:
   可導致嬰兒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
  6、母親缺乏信心與熱情:
  這時應給予心理上的支援,告知正確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盡早母嬰同室,往往可避免這類問題的產生。
  7、母親營養不良休息不好:
  會不利于泌乳反射,同時乳汁的質量也受影響。
  8、嬰兒的口腔運動功能不良:
  如面部缺陷等也可干擾母乳的喂養,影響乳汁的分泌,此時可使用擠奶或吸奶法喂養。
  9、母親乳腺發育不良:
  乳房發育不良,乳房手術,乳頭凹陷,再次妊娠,母親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減少。
  10、有疾病或服用影響分泌乳汁的藥物、胎盤殘留等均可導致乳汁不足。
  二、如何應對母乳不足?
  1、調整心情培養對哺乳的信心
  乳汁分泌與神經中樞關系密切,過度緊張、憂慮、憤怒、驚恐等不良精神狀態可引起乳汁分泌減少。產婦要保持精神愉快,對母乳喂養抱有信心,尤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與嬰兒同步休息法,減少干擾。聽輕松的音樂,看健康有趣的書畫,有利于調節心理,保持心情舒暢。家庭其他成員應照顧好乳母,精神多加安慰鼓勵,并主動分擔家務,防止其疲勞。
  2、及時、適量、科學地進補
  媽媽的乳汁歸根結底來源于吃下去的食物,喂奶媽媽要講究食譜的科學性。
  大量資料證明,肉類、蛋類及豆制品類食物,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不僅可補充分娩時消耗的大量能量,而且為制造乳汁提供了大量優質原材料如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因此,哺乳期間不可偏食。
  但要避免分娩后馬上開始豬蹄湯、鯽魚湯等高蛋白高脂肪飲食,這樣會使初乳過分濃稠,引起排乳不暢,分娩后的第一周內食物宜清淡,應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質為主。此后可適當增加營養,可根據個人口味、平時習慣,適當多吃一些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鯽魚、鰱魚、豬蹄、雞及其湯汁,還可適當多吃些黃豆、絲瓜、黃花菜、核桃仁、芝麻之類的食物。
  不宜大量吃味精,味精進入寶寶體內會導致寶寶鋅元素缺乏,妨礙體格與智慧發育;不宜大量飲用麥乳精,因麥乳精有回奶作用。
  在整個哺乳過程中還應始終避免食用含雌激素的食品,如雌性的動物、家禽和魚類等。這是由于在食用這些雌性食物時,會同時攝入過多雌性激素。初產婦體內的過量雌性激素會抑制催乳激素而導致泌乳量的減少。因此,民間流行的產婦進補老母雞湯實際上是錯誤的。有經驗的老中醫會建議初產婦食用會啼叫的公雞來幫助催乳,泌乳量過多時則可適量食用雌性動物。>>>延伸閱讀:產后乳汁不足的食療偏方 、哺乳期的飲食宜忌
  三、母乳不足時可進行混合喂養
  實在無法解決母乳不足這個難題的準媽媽也不要著急,心情越急迫越影響乳汁分泌,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進行混合喂養,滿足寶寶每日成長所需。
  1、對小月齡的嬰兒,可以先喂約10分鐘的母乳,然后補授一定量的配方奶粉,這樣既先吃完高營養價值的母乳,又補充了優質蛋白質的不足。
  2、如嬰兒吃完母乳后,不肯再吃乳類食品,而母乳在間隔一次不哺喂后,奶量還夠吃一次時,就可以采取一頓純吃母乳,下一頓完全喂配方奶粉或其他代乳食品的間隔喂法。
  3、也可根據母親工作情況或其他原因,安排早、晚吃母乳,增喂1—2次乳類或其他代乳食品。
  4、如母乳不太缺少,就可以采用一次喂純母乳,下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的間隔喂法,或多吃幾次母乳,而其他乳類或制品只喂1—2次。
  5、個別嬰兒如吃母乳后不肯吃其他乳類或代乳品,而母乳又不夠吃飽一頓時,就只好采取先吃配方奶粉后吃母乳的辦法。
  補充奶類或代乳品的用量,要根據母乳缺少的情況來定。可以先采取一定量試喂,如果嬰兒能全吃掉,可以再試加一些,只要吃后有飽的表現,而消化也正常就可以了,以后再根據月齡的增長適當調整用量。那么在給母乳不足的寶寶混合喂養時,一定要注意根據寶寶的月齡,選擇相應的混合喂養方法。 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情況,有無次數異常,寶寶精神狀態如何,如有異常,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