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嬰兒在出生時產生語言的能力是很差的,這主要是因為剛出生的嬰兒其發聲系統比較像黑猩猩而不像人類。剛出生的嬰兒喉嚨的位置比較高,舌頭又占居了口腔的大部分空間,這兩個因素使得口腔的回響空間過小,因而娶兒無法作出大幅度調整以產生有所差異的語言,只能產生反射性發聲,如哭、咳嗽、打噴嚏等。6個星期后,嬰兒從反射性發聲過渡到似語言發聲。到4個月時,嬰兒的發聲系統的結構就趨于成熟,6個月以后,嬰兒已經能夠控制一些和諧的發音。所以從6個月到1歲這一段時間是孩子發展語言的良好機會。
兒童心理學家經過大最的觀察研究發現,在1歲以內,嬰兒具備學會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的發音的能力,能細微的分辨b,p.m等輔音的差別,但在1歲以后,嬰兒就失去了這種對語音的細微分辨能力,并把發音固定在母語上。
嬰兒早期正處于感覺—運動性思維發展階段。雖然嬰兒從一出生就經常聽到大人說話。但最初嬰,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嬰兒對語言的理解并不是通過語言的內容,而是通過蘊含在語言中的情感和語言的語調來感知的。換句話說,就是大人的行為更容易在孩子的頭腦里留下深刻的烙印。一個兒童心理學家就曾觀察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和自己快1歲的孿生兒子一起看一幅叫“狼和小羊”的圖畫,媽媽故憊用刺耳的聲音說,這是狼”,用故意刺耳的聲音說,“這是小羊”。然后媽媽用同樣的語調提問:“狼在哪里?”孩子們正確地指出了。再問“小羊在那里”,孩子們也指得很正確。然后,媽媽變換了一種語調,用以前說小羊的語氣來提出狼的問題,可是,這次孩子們指著羊。用起初說狼的語氣來提出羊的問題,孩子們又指著狼。這也證實了在最初的時候,孩子是通過倩感和語調來接受語言的。
兒童語言的發展對孩子來說是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的關鍵,孩子只有掌握了語言才是真正進入了思維的世界,孩子只有把自己的聲音與客觀世界的事物聯系起來的時候,才能對客觀世界產生更準確的了解,才能更自主的參與人類社會,更好的與外界社會產生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