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食譜 第39頁
一、改變食物的外觀
許多孩子因為之前的經驗,一旦覺得某種食物難吃,下次就不愿意再加以嘗試了。此時爸爸媽媽不妨化有形為無形,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將該食物吃下。好比將小朋友討厭吃的東西切碎、磨泥、打汁或以模型切割等方式改變形狀,再加入其它食物一起烹調。例如:對不愛吃蔬菜的孩子,媽媽可以試著將高麗菜、韭菜,剁碎與碎肉攪拌均勻,與孩子一起包水餃、餛飩或做成珍珠丸子;在漢堡內中加入少許的胡蘿卜,洋蔥;把玉米粒、蔬菜打碎作成玉米濃湯:苜蓿芽、蘋果,紅蘿卜中加入少許蜂蜜,就成為美味可口的蔬果汁了!
有些家長給剛能進食的孩子喝鮮奶。但專家提示說:“2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喝鮮奶。因為嬰幼兒的胃腸道、腎臟等系統發育尚不成熟,給孩子喂鮮奶會產生某些危害。”
鮮奶中的蛋白質可能對六個月以下嬰兒的腸胃產生過敏,形成發炎和慢性出血的現象;這種出血現象肉眼是觀察不到的,但長期慢性出血會危害嬰兒的健康,造成貧血。六個月至一歲后的寶寶,腸胃適應能力較強,大部分可以接受鮮奶而不再發生慢性出血的現象。
秋季天氣干燥,孩子容易上火,怎么辦呢?其實,有4種秋季食物可以幫幼兒快速降火哦。想不想知道是哪4種食物呢?下面小編就來一一介紹這4種食物以及4種食物的寶寶食譜。
枇杷
雖然枇杷不是當季水果,但是中醫認為,枇杷味甘、酸,性平,有潤肺止咳、止渴和胃、利尿清熱等功效,用于肺痿咳嗽、胸悶多痰,很適合秋天這個季節食用,也有防病作用。
在枇杷選購時,以個頭大而勻稱、呈倒卵形、果皮橙黃,并且茸毛完整、多汁、皮薄肉厚、無青果為佳。枇杷如果放在冰箱內,會因水氣過多而變黑,一般儲存在干燥通風的地方即可。
正值秋季,要讓小朋友擺脫秋困,恢復活力,首先要從飲食抓起。媽媽選好食物,家常美食也能幫助寶寶緩解秋乏呢。
緩解秋乏食物一:富含維生素的食材
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西紅柿、彩椒、茄子、馬鈴薯、梨等蔬果,這些食物可以讓人精神愉悅,從而減輕困倦的情況。
推薦食譜:橙汁彩蔬雞柳
食材:
雞胸脯肉1塊、蘆筍4根、玉米筍6個、甜椒1個、橙1個、色拉油適量、蠔油2勺、淀粉適量、白糖1勺、白胡椒適量
這個陰雨延續的夏季,寶寶易患濕熱癥,那么寶寶夏季怎樣祛濕?下面就給家長們推薦六大寶寶祛濕食物。
寶寶祛濕食物一:薏仁
薏仁可促進血液循環和水分代謝,起到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腫型肥胖。除外,薏仁可以排毒,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添加適合個人口味的糖,就是一道美白肌膚的天然保養品。
嬰兒期營養護理的重中之重是讓寶寶合理地獲取營養。合理喂養是指保持營養素的平衡,滿足嬰兒機體生長發育的需要。營養的合理與否關系到孩子現在以至將來體格、智力、心理發育的具體程度。
1個月嬰兒的喂養特點
1個月的寶寶已經脫離了新生兒期,對奶的需要量明顯增加。一般情況下,寶寶全天的奶量在500~750毫升,每天需要喂奶6~7次,每次喂奶大約在80~125毫升。嬰兒不可喂全牛奶,如媽媽因特殊原因不能母乳喂養,應選擇嬰兒配方奶粉。當然,因寶寶體格、消化吸收功能以及活動量的不同,需奶量也會有較大的差異。
其實在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之前,媽媽可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給予糊狀的食物,比如牛奶麥片和稀粥,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寶寶的營養,還能促進寶寶萌牙。
下面按照長牙不同的時期,根據寶寶的攝食習慣和成長發育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寶寶長牙階段的注意事項。
2顆牙期
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下頜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從此寶寶就脫離沒有牙齒的行列。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將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讓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時更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咀嚼筷子和湯匙。
CaseA:冷顫嘔吐
淇寶吃完冷飲后,開始發燒咳嗽,全身打冷顫,采取退燒措施后,體溫下降,但晚上睡覺依舊打冷顫,第二天出現嘔吐,吃什么吐什么。
Why
中醫講:“寒則滯,胃受寒邪,故運化不及。”寶寶食用冷飲后,寒氣積聚在胃里,消化功能變弱,胃消化不了的食物自然會吐出去,這是身體的一種本能。
立秋后,天氣逐漸轉為早晚涼爽,但白天仍舊熱浪襲人。這是因為“立秋”時三伏天還沒到盡頭,暑氣尚未完全消退。所以,立秋之初,天氣仍很悶熱,人易倦怠、乏力,飲食雖然仍以防暑降溫為主,但相對炎夏要有所變化。
處于生長旺盛期的幼兒,夏天該如何促進食欲,讓年輕的媽媽們頗為發愁。俗話說“苦夏”,是指進入夏季,由于氣溫升高,人們出現胃口下降、不思飲食,進食量較其他季節明顯減少等狀況。
為此,記者請教了保健養生專家。
“夏天多暑濕,要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夏季還分盛夏(夏季最炎熱時)和長夏(陰歷6月、陽歷7―8月),盛夏宜吃清熱解暑的食物,長夏宜吃清熱利濕的食物。”海南省中醫院符光雄醫生介紹,長夏是人體脾胃消化、吸收營養的大好時期,應多吃健脾的食物,如豆類,山藥、薏苡仁等,可以和肉骨頭一起煲湯,或者做成甜品,吸引寶寶進食。
大腦發育需要多種營養,其中蛋白質類營養最為重要,若在嬰幼兒期供給足夠的營養素,為腦細胞的增加和功能的分化提供必需的物質,將對寶寶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1、雞蛋:主要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豐富的卵磷脂以及鈣、磷、鐵等,對神經發育有著重要作用,有益于大腦的發育。
寶寶的抵抗力比較弱,無法抵御夏日炎炎。一旦上火,就容易出現口干舌燥、咽喉腫痛、食欲不振的現象。不過,夏日里也有常見的7種食物是對付上火的最佳利器哦!就讓小編為您一一盤點吧。
降火食物1:西瓜
西瓜性寒涼,民間又叫寒瓜。在炎熱的暑天吃幾塊西瓜,既香甜可口,又清涼解渴。西瓜不僅能解暑止渴,而且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寶寶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夏天出現中暑、發熱、心煩、口渴、尿少,或其他急性熱病時,均宜用西瓜進行輔助治療。西瓜除吃瓜瓤外,瓜皮亦可煎水用。
貧血是小兒一種常見病癥,多數是因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患兒可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疲勞、抵抗力低等癥狀。長期貧血可影響心臟功能及智力發育。據統計,我國近40%的學齡兒童和托幼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那么,幼兒貧血吃什么食物呢,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
(1)紅棗花生煲:干紅棗50克(或桂圓干15克),花生米(不去紅衣)100克,紅糖30~50克,共煮至棗熟半爛,每日早晚食用。
多喝粥湯,補充電解質
幼兒體內70~80%由水分構成,按體重計算的需水量是成年人的3倍左右。
在夏季應供給孩子足夠多的含水分食品,然而更重要的是補充出汗時損失的各種礦物質,尤其是鈉和鉀。在體內缺鉀時,寶寶很容易發生中暑現象。甜飲料中僅僅含有糖分和水分,卻不能提供鈉、鉀、鈣、鎂等電解質,也不含維生素。因此,媽媽不要用甜飲料來為寶寶解渴,而應當鼓勵孩子多吃水果,還應當在家中準備營養豐富的粥湯和解暑飲料,其中尤以豆湯、豆粥對補充礦物質最有幫助。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是不是就該大補特補呢?什么時候是最適合補?陳寶田教授說:立秋不宜特補,立秋前后適合吃一些祛濕的食物。從中醫的觀點來講,夏季養氣,冬季養陰,夏季比較適宜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