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快看看寶寶嘴里有沒有這樣的小白點,不趁早治會誘發敗血癥

鵝口瘡是口腔粘膜受感染引發的炎癥,病原菌為白色念珠菌,存在于正常的人體內,哪兒陰暗,溫暖和潮濕,這種菌就愛往哪兒跑。

它愛找2歲以下的寶寶,營養不良、腹瀉的寶寶也容易被鵝口瘡困擾。

得了鵝口瘡,寶寶嘴里會出現這些情況:

輕度鵝口瘡沒有痛感,寶寶一般也沒有什麽反應。但感染稍重時,寶寶吃奶會有痛感,可能 拒絕喝奶,還煩躁、哭鬧、哄不好、聲音嘶啞。

別小看了這鵝口瘡,如果不及時處理,它的禍害可大了!

可能蔓延到寶寶的咽后壁,進攻扁桃體、牙齦等部位;

對食管、支氣管下毒手,導致念珠菌食管炎或者肺念珠菌病;

如果入血,甚至可能引發真菌性敗血癥。

但鵝口瘡看上去和奶漬還有舌苔好像啊,要怎麼區分呢?
相比于鵝口瘡,舌苔或者奶漬是出現在舌頭上的,能輕易擦掉,擦掉后口腔粘膜顏色正常。

 

區分奶漬、舌苔和鵝口瘡的這一關過了?那各位覺不覺得:口腔潰瘍、皰疹性咽峽炎和鵝口瘡也挺像?

有這種疑惑,那就趕緊保存下面的圖片吧,以防萬一,少走彎路。

 

有一個意料之外的原因

寶寶得鵝口瘡的原因,大部分和衛生有關,各位要警惕啦。

食物受污染

寶寶吃了受污染的食物容易得鵝口瘡,而新生寶寶最容易得鵝口瘡,常是因為奶瓶奶嘴和媽媽的乳頭不夠干凈。

 

長牙期感染

長牙期撞上口欲期,寶寶沒事吃吃手咬咬玩具,那可就是擦出了感染的火花啊!

濫用激素、抗生素藥物

這樣會殺死寶寶體內能抑制白色念珠菌過度生長的“好菌類”,導致寶寶腸道菌群失調。

居然和婦科疾病也有關!

家長們可能覺得“還有這種操作?”

但這就是事實:寶寶在出生的時候,經過媽媽的產道,被陰道里的真菌感染了!

 

預防治療有四步,反復發作選這種

從寶寶來這個世界前抓起

還懷著寶寶的孕媽,如果有陰道真菌病,要治。

因為考慮到宮內寶寶的安全,所以要用陰道內用的藥物。各類外用栓劑是安全的,可以選擇A類藥物制霉菌素栓、B類藥物克霉唑栓,或者達克寧栓。

有寶寶的媽媽,注意這些衛生細節

母乳喂養前,清潔乳頭;

哺乳空間要相對獨立,病保證空氣流通;

定期給哺乳文胸、奶瓶、奶嘴、玩具等用煮或蒸的方法消毒。如果寶寶已經上學,家長要注意別讓自家寶寶和小伙伴共享餐具,以防止交叉感染;

清潔很重要,但不要太過干凈,清潔過度會使細菌大量減少,導致有害菌類大量繁殖;

大人盡量不要親吻寶寶,嘴對嘴更是不行,寶寶們可沒那么容易抵抗病原體的襲擊。

得了鵝口瘡,這么用藥物

寶寶吃奶后,家長用棉簽將制霉菌素(懸混液)外涂,每天3次,直到口腔內完全沒有白點,再鞏固2~3天,預防反復;

可以用2%的碳酸氫鈉溶液,在喂奶前后清潔寶寶的口腔,抑制真菌繁殖。

有家長問小編,益生菌有用嗎?

可以的,服用益生菌能預防消化道菌群失調,也就輔助預防了鵝口瘡。

 

但注意!

要避免寶寶同時服用抗生素,如果需要同時服用,最好選擇布拉氏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孢桿菌制劑,而且間隔≥2h;

避免寶寶同時服用抗菌藥物,如果需要同時服用,也最好間隔≥2h。

老反復怎么辦?確實要去醫院!

爸爸媽媽們捫心自問吧,衛生保證了嗎?藥物也用足療程了嗎?

如果做到了,鵝口瘡還反復,甚至加重,那去醫院!小編只能幫到這里了。因為寶寶可能遇上了白色念珠菌耐藥,或者已經全身感染了念珠菌。

醫生會進行口腔粘膜白膜念珠菌藥敏培養(名稱不重要,相信醫生就行!),明確應該用哪種抗真菌藥物,或者更換咪康唑、氟康唑等其他抗真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