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盡是做了一些有關各種遲緩的文章。對于各種遲緩也頗為了解了,今天所說的語言發育遲緩也是屬于孩子早期發育遲緩的一種,這種遲緩變現為語言表達障礙,與先天因素關系不大,畢竟語言是一種后天交流的工具。但是也要引起重視,畢竟還是要在社會里混的。
語言發育遲緩也稱發育性語言表達障礙,是指小兒語言發育明顯落后于同年齡孩子的語言發育水平。一般認為,18個月不會講單詞(如:爸爸、媽媽),30個月不會講短句就屬于語言發育遲緩。一般這類問題是由于語言功能發育障礙所致,而不是智慧發育不良、聽力缺損或腦器質性病變所引起。
語言發育延遲的患兒在學話時,就表現出明顯的語言缺陷,有時只能發出一些單音,但不能組成詞,也記不住普通的詞,他們的詞匯十分貧乏,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自己所要求的東西。這樣的孩子容易情緒煩躁、愛哭,對學習語言興趣差,不愿學說話,但對語言的理解力正常。
1歲半左右能理解他人所給的簡單命令,如讓他指或去拿取某種常見東西可理解并付之以行動,但有一部分患兒不能理解簡單的命令,不能根據大人的語言要求指出或拿到某種物體。患兒能聽到聲音,卻對語言無反應,但給以手勢或在看電視時有情緒反應。這類患兒入學后有明顯的學習困難,主要是閱讀困難和計算困難,常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語言發育遲緩主要由以下四個方面造成:
遺傳因素:例如:腦損傷或腦功能不足等;
缺乏訓練:特別是在口語學習關鍵期1-3歲時未進行適時語言訓練;
過于溺愛:不用孩子開口,只要他手一指,父母馬上心領神會地立即給予滿足;
他人照看:由于缺乏科學育兒知識,祖輩或者保姆只管寶寶的吃飽喝足或不生病,很少與孩子用語言進行感情交流,使孩子失去了語言學習的機會。
根據以上原因,各位明智的家長大概也能知道個一二了,語言發育遲緩大多是孩子在后天沒有得到鍛煉的結果。孩子若是想要恢復還是有可能的,孩子與孩子的個體之間有的時候發育也有很大區別。有時候慢一點也屬正常,但是并不是要家長放松警惕。而是說不要驚慌,以免病急亂投醫,影響正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