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陽氣上升,寶寶降火妙招!
春天氣溫由冷轉暖,陽氣上升寶寶容易“上火”,寶寶要忌食燥熱食品,如羊肉、狗肉,少吃油炸雞、排骨等。一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蒜等也要少吃。巧克力、果脯也是產生“內熱”的源泉,也在忌食之列。但是略有辛味的食品如洋蔥、生姜、韭菜、蒜苗等對人體陽氣生髮有好處。
春天氣溫由冷轉暖,陽氣上升寶寶容易“上火”,寶寶要忌食燥熱食品,如羊肉、狗肉,少吃油炸雞、排骨等。一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蒜等也要少吃。巧克力、果脯也是產生“內熱”的源泉,也在忌食之列。但是略有辛味的食品如洋蔥、生姜、韭菜、蒜苗等對人體陽氣生髮有好處。
兩歲的菲菲 (化名)很早就會走路,但就是講不出話。現在還只會咿咿呀呀的,說的 “話”沒有人能聽得懂。家里的老人信奉“貴人話語遲”,一直不支援菲菲父母帶她去看醫生。后來發現菲菲在聽聲音時總喜歡側著耳朵,于是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居然發現她的右耳有嚴重的聽力障礙。伴隨著又一輪生育高峰年的到來,有太多的新生父母希望能了解關于孩子聽力方面的知識。
辨識途徑之一:年齡表現 1歲以內,由于孩子剛出生,體內有媽媽帶來的抗體,所以很少生病。這個年齡的孩子主要表現是揉眼睛、晚上睡覺不踏實,過敏嚴重的孩子會經常鼻子堵、打噴嚏。另一個典型的表現就是孩子突然不吃奶,或者吃奶量明顯減少。如果孩子有這些癥狀,并在9~11個月的時候得過喘息性肺炎或毛細支氣管炎,孩子以后患哮喘的機會就很大。
專家推薦:寶寶消化不良喝點玉米粥! 食譜原料: 玉米1個,黃酒10克,清湯750克,精鹽1.5克,味精1克,白糖2.5克,雞油15克,菱粉75克。 制作方法: 1.鮮嫩粘玉米一個,最好成熟期前10天或15天里,直接從玉米棒子上剝落后, 2.玉米去殼、洗凈,加糖煮熟約20分鐘取出,稍涼后,用不銹鋼食匙括下玉米。雞蛋清打散。 3.將鐵鍋置于爐上,放入清湯、黃酒、鹽、味精、玉米,燒開后,用菱粉勾成薄芡,飄入雞蛋清,淋入雞油推勻,轉小火熬到玉米粒軟爛就可以出鍋了!
小兒咳嗽的五種情況 風寒咳嗽 咳嗽、咽癢、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且舌苔是白的,治宜宣肺散寒止咳。 食療:生姜+紅糖+大蒜孩子患了風寒感冒,喝溫熱的生姜紅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孩子同時還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紅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鐘,把蒜頭的辣味煮掉,大部分寶寶都不喜歡這種濃烈的蒜頭味道。
寶寶晚上哭大概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環境影響,另一方面可能是疾病引起。”醫院新生兒科主任介紹,有很多新生兒自出院回家后,都有夜哭的現象。這些新生兒大多因為更換了新環境,因為不熟悉而導致的“夜哭”。這個時候父母多與孩子進行言語、眼神方面的溝通,讓其慢慢適應新環境,夜哭的癥狀基本上就能解決掉。 “一個枕頭、一種氣味、一道光、一種習慣等,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導致寶寶晚上哭鬧不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說,除了外界環境導致的夜哭,只要父母細心尋找出導致孩子夜哭的外界原因,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小兒腹瀉是一種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加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小兒常見病。腹瀉的高峰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多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它是僅次于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根據我國21省市的調查結果,5歲以下小兒中約有2.98億人次患腹瀉,發病率平均每年2.5次/人。
小兒秋季常見病:感冒 這是秋季常見病。記住不要服用過多的抗感冒藥,更不要輕易用抗生素,因為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非但無效,反而有副作用及增加耐藥細菌。較好的辦法是多休息、多飲水,適當用些中藥及冷毛巾外敷降溫。 小兒秋季常見病:秋季腹瀉 秋季是腸道傳染病(秋季腸瀉、腸炎)高發季節。秋季腹瀉由輪狀病毒引起,傳染性強。家長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飲食衛生,餐具要進行消毒,腸道傳染病期間,盡量少帶孩子在小攤點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凈,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瀉流行期間不要接觸患兒,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不要用抗生素。
通常缺鋅會出現的表現有: 1、食欲不振。孩子普遍食量減少,有的還會感覺沒有饑餓感,不主動進食。 2、亂吃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頭發、紙屑、生米、墻灰、泥土、沙石等。 3、長不高。對于一歲以內的嬰兒,由于還不具備表達能力,所以家長的觀察非常重要。孩子一歲以內是身高增長的第一個高峰期,每個月都會至少增長2—3厘米,前半年甚至會每個月長高4—5厘米,所以,家長根據監測孩子的身高狀況,就能初步判斷是否存在缺鋅問題。 4、頭發長得慢。這一點家長常常會忽略。比如,有的孩子頭發長了大半年都不用理,這很可能是缺鋅造成的。
需要說明的是下面的食療方子只針對調理,不針對止瀉。治療腹瀉的米湯可以用大米湯、糯米湯、玉米湯、小米湯和高粱米湯,用芡實20克,500ML水熬粥,有收澀的作用,不適合多吃。也有效果! 一、脾虛型腹瀉: 癥狀:有時瀉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后便瀉、面色蒼白 A:胡蘿卜水:新鮮胡蘿卜250G,連皮切塊煮爛,代水給孩子喝。 B:栗子湯:栗子3-5個,去殼到爛,加水煮成糊狀,加少量白糖,每日2-3次。
一般說來,小孩子后天初段的健康狀況基本上是面對三方面: 第一是“驚”小孩被嚇到是驚,玩的太高興太興奮也是驚。 第二是“風”著涼受熱而引起感冒發燒燒等病癥、 第三是“滯”燥熱,食滯,濕熱為主,而內熱體質也是滯的一種表現。所體現的癥狀為,大便先干后濕,胃口欠佳,夜睡不寧,濕疹反復,嘴巴有味道,眼垢多,夜間盜汗,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生病。
一、什么是斜視? 當兩眼運動協調、平衡時,兩眼停留在正常的相關位置,也就是兩眼能夠保持對準固定點,或者當兩眼看無限遠時兩眼眼軸保持平行。當眼球位置或運動異常引起雙眼視軸分離時就稱為斜視。 二、兒童為何易發生斜視? 發育不完善: 兒童,尤其是嬰幼兒雙眼單視功能發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協調眼外肌,任何不穩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視的發生。
看醫生前應該要先量孩子的體溫,并且要確定在疼痛部位是不是有新的或一時的腫脹或不尋常的溫熱。這些癥狀及其最初發生的時間等訊息對于醫生后續的檢查及診斷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些癥狀可能是某些嚴重疾患的征兆,如風濕痛或Osteomyelitis(骨髓發炎)等,所以需要徹底的醫療檢查,所幸這些疾患并不常在孩子身上發生。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小兒的脾本來就常不足,天氣變化時節更易因不小心受到濕濁寒邪的“突襲”而出現腹瀉。建議家長在日常飲食上可有意識地給小孩搭配喂養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如用山藥、山楂、薏米等來煲湯或煮粥。對于消化不良的小兒,在飲食上更應以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并鼓勵患兒多喝加鹽的米湯水,以保持足夠的體液防止脫水。
嬰幼兒消化不良誘因:給的食物不太易消化(消化食品) 由于嬰幼兒的消化能力差,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吃能消化吸收、愿意接受的食品。這樣才能有效的預防消化不良。父母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特點,飲食逐漸由流質向半流質(如米湯、糊狀食品、稀飯)以及固體食物(如軟飯、面包等)轉變。3個月內的嬰幼兒,其消化液與成人不同,對淀粉的消化比較差,需要特別注意。而對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爛、細、軟,比如,可將青菜切碎,弄爛,做成菜泥。而對于2-3歲的嬰幼兒(嬰幼兒食品),因為已經有16-20顆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點。同時,像整顆的瓜子、豆子、花生米、果凍這些食品對于嬰幼兒(幼兒食品)都十分危險,可能會被吞到器官里,所以必須小心,要磨成粉,弄碎了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