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斷奶后注意飲食三誤區
寶寶應從6個月時開始添加副食品,如蛋黃、魚、肉、肝、蘋果、桔子、青菜等。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肖芳提醒,寶寶斷奶后,不要走入飲食誤區。 誤區一:只吃主食不吃菜 給寶寶添加副食品,有的父母只注重主食,爛飯、面條、各種米粥、面點變著花樣給寶寶吃,但副食品(魚肉、蔬菜、豆制品)吃得少,或是相反。這都違反了膳食平衡的科學原則,不利于寶寶的健康發育。
寶寶應從6個月時開始添加副食品,如蛋黃、魚、肉、肝、蘋果、桔子、青菜等。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肖芳提醒,寶寶斷奶后,不要走入飲食誤區。 誤區一:只吃主食不吃菜 給寶寶添加副食品,有的父母只注重主食,爛飯、面條、各種米粥、面點變著花樣給寶寶吃,但副食品(魚肉、蔬菜、豆制品)吃得少,或是相反。這都違反了膳食平衡的科學原則,不利于寶寶的健康發育。
很多家長都喜歡煲湯的時候放一些中藥食材,雖然這些食材都有一定的滋補作用,對成人來說是有裨益的,然而對孩子來說不一定是好事。那么,兒童靚湯能使用哪些中藥食材呢?其實給孩子煲湯,家長們選擇有健脾胃功效的中藥食材。 寶寶“滋補”的方式主要為健脾,脾胃調理好了,體質就上去了。家長可以選用黨參、谷芽、麥芽、山楂、獨腳金、淮山、茨實、蓮子、茯苓等健脾開胃、消滯作用的中藥食材,根據口感加入靚湯、糖水之中。“脾胃虛弱,常神疲倦怠、形體瘦弱、大便異常的孩子可以常常喝這類靚湯。但家長注意靚湯中藥材的分量別太多,3歲以上的孩子每次用10~15克就可以了。”
1、蔬菜要先洗后切,水果要吃時再削皮,以防水溶性維生素溶解在水中,以及維生素在空氣中氧化。 2、用容器蒸或燜米飯,和撈米飯相比前者維生素Bl和B2的保存率高。 3、蔬菜最好旺火急炒與慢火煮,這樣維生素C的損失少。 4、合理使用調料,如醋可起到保護蔬菜中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作用。 5、在做魚和燉排骨時,加入適量醋,可促使骨骼中的鈣質在湯中溶解,有利于人體吸收。
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育兒方法也慢慢的在改變,比如寶寶喂養注意事項,副食品如何添加,現總結一些要點給大家。 “有的育兒書說母乳喂到七八個月就沒營養了,有的說應喂到兩歲,哪個對呢?” 其實,科學育兒就是四個字:因人而異。當然,育兒既然講科學,就要有科學的指導原則,這也是經過調研后,不斷改進的。以前常說4個月開始吃蛋黃,但現在世衛組織的結論認為如果純母乳喂養,蛋黃就不適合作為寶寶初加副食品的首選了。
添加輔助食品必須根據嬰幼兒的月齡﹑消化能力及營養需求循序漸進。 兒童魚肝油:秋、冬季節出生的新生兒,接觸陽光少,從出生2周起,就可以開始添加兒童魚肝油,每天3~5滴,直接滴入口中,以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 果汁:嬰兒出生后1~2個月,可添加新鮮果汁,如橙汁﹑番茄汁﹑西瓜汁﹑葡萄汁等以補充維生素C。尤其是人工喂養的嬰兒更是需要維生素C的攝入,每日喂1~2次,每次喂1~2湯匙,果汁可用溫開水稀釋后再喂給寶寶喝。
一、 用母乳喂養的寶寶如果,每天平均增加體重15克左右,或10天之內只增重120克左右,就應該給寶寶添加200毫升的牛奶。 二、 用牛奶喂養的寶寶,要適當控制寶寶的飲奶量,如果讓他任意吃的話,他會長得過胖,肥胖兒多半是在這個時期奠定的“根底”,所以要控制牛奶的奶量。控制的標準仍以體重的增長為依據,如果10天內增加體重保持在150-200克之間,就比較適宜,如果超出200克就一定要加以控制了。一般來說,每天牛奶總量不要超過1000毫升,不足的部分用代乳食品來補足。
怎樣才能讓寶寶逐漸熟悉那些對自己有益的食物呢?媽媽需要了解三個與寶寶飲食有關的“小秘密”。 小秘密1: 媽媽熟悉,寶寶也熟悉。 媽媽在孕期和哺乳期間對食物的喜好度,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接受度。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在孕期和哺乳期媽媽經常喝胡蘿卜汁,她們的寶寶往往比其他寶寶更能接受胡蘿卜口味,寶寶更熟悉媽媽所食食物的味道。 小秘密2: 寶寶熟悉有過程。
不重視泥糊狀食品的添加 在寶寶4—6個月時,單純的母乳喂養或配方奶粉喂養已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必須添加泥糊狀食物作為“副食品”。然而,有些母乳喂養的寶寶到 8—9個月時還沒有建立喂泥糊狀食品的習慣。不及時進食泥糊狀食物,不但無法使寶寶得到全面的營養,而且由于4—6個月是嬰兒促進咀嚼功能和味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延遲添加泥糊狀副食品會使嬰兒缺乏咀嚼的適應刺激,使咀嚼功能發育延緩或咀嚼功能低下,引起喂養困難,從而易產生語言發育遲緩、認知不良、操作智商偏低的現象。
喝配方奶粉更易上火 小寶寶到底為何總愛“上火”呢?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表示,嬰幼兒生長發育快,需要補充足量營養,以滿足身體及智力發育的需要,而寶寶腸胃嬌嫩,胃腸功能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胃腸積食和積熱,從而引起大便干結,尿黃尿少,腹脹吐奶,食欲差,拉肚子,煩躁哭鬧等上火、消化不良現象。這種現象在民間俗稱“上火”。
1、“陰虛”寶寶食譜-百合枸杞豬肉粥 功效:陰虛的寶寶一般偏瘦,睡覺多汗,容易心煩,易口渴、舌紅、舌苔少。這類寶寶容易因汗多而著涼、感冒,建議食用“百合枸杞肉片粥”來滋補。 材料:百合20-30克、枸杞10克、豬肉碎和米適量。 做法:先將米煮成粥,然后放入百合、枸杞、豬肉碎丁一起煮至熟為止。 2、“氣虛”寶寶食譜-山藥豬肉粥 功效:氣虛的寶寶一般偏胖、虛胖,有薄薄的舌苔、舌不紅,這類寶寶因為體質虛弱,也容易感冒,適合的食譜是“山藥豬肉粥”。
從孩子8個月起,母奶開始減少,有些母親奶量雖沒有減少,但質量已經下降。所以,此時必須給孩子增加副食品,以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從本月起,母乳喂養的孩子每天喂3次母乳(早、中、晚),上、下午各添加1頓副食品。 人工喂養著的孩子每天需750毫升牛奶,分3次喂,上、下午各喂1頓副食品。 孩子8個月時,消化蛋白質的胃液已經充分發揮作用了,所以可多吃一些蛋白質食物,如豆腐、奶制品、魚、瘦肉末等。孩子吃的肉末,必須是新鮮瘦肉,可剁碎后加佐料蒸爛吃。
原因1:口味改變。 嬰兒出生后就以奶為食,奶是他們對食物口味的唯一印象。因而,當出生四個月后必須逐漸添加副食品時,那些“另類”食物就遭到他們的拒絕。嬰兒拒絕新食物是與生俱來的反應,因為新品種食物的口感、味道、質地都與流質奶相去甚遠,難怪孩子要堅決“抵制”。
可能大部分人都認為,水果是我們膳食生活中維生素和纖維素的主要來源,不止有利于生陳代謝,嬌嫩肌膚也由此而來。因此,許多媽咪都認為給寶寶多吃無妨。實際不然,水果固然是佳品,但是它不僅有其天使的一面,也有其惡魔的一面。 準媽媽們在給寶寶水果吃的同時,別忘記一些冬季喂吃水果的禁忌。
冬令時節,寶寶的腸胃易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變得很弱,許多病菌很容易乘虛而入。媽媽們正忙著在初冬為寶寶打一場好看的保“胃”戰,在寒寒冬日既暖身子又暖腸胃。 一、家居護胃飲食原則——多甘多暖,遠離寒酸 甘味能滋補脾胃。但所說的甘味,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比如,大棗和山藥。經常吃山藥或大棗,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標】洋蔥--遍布世界的美食 看起來不起眼的洋蔥卻是構成世界各地很多美食的輔料,便宜、豐產,洋蔥幾乎給每一道菜都添加了美味,同時還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洋蔥屬于蔥屬植物,跟韭菜、蔥、大蒜和細香蔥都是同一屬類的植物。最常見的洋蔥是黃色的,但也有其他各種不同的顏色和大小。 下面我們要介紹的關于洋蔥的知識可以適用于各個品種的洋蔥,包括紅洋蔥、綠洋蔥(也叫春季洋蔥或大蔥),它們其實也是普通的洋蔥,只不過是在洋蔥的球莖生長成熟前就收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