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不妨邊吃邊說
人的嘴巴,生來就有兩個基本功能,一是吃飯,二是講話。這兩大功能,在中國似乎不可兼得并用。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把“食不語”作為君子之傳統美德確立下來。直到現在,有的家長也是這么教育孩子的。 但如果你真的“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地蒙頭吃飯,氣氛會如何?估計只能用“沉悶”和“尷尬”來形容了。即便平常百姓的家庭,餐桌邊的笑談,也能折射出幸福,令人對“家”的溫馨心馳神往。可見,“美食”和“美談”并不矛盾。
人的嘴巴,生來就有兩個基本功能,一是吃飯,二是講話。這兩大功能,在中國似乎不可兼得并用。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把“食不語”作為君子之傳統美德確立下來。直到現在,有的家長也是這么教育孩子的。 但如果你真的“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地蒙頭吃飯,氣氛會如何?估計只能用“沉悶”和“尷尬”來形容了。即便平常百姓的家庭,餐桌邊的笑談,也能折射出幸福,令人對“家”的溫馨心馳神往。可見,“美食”和“美談”并不矛盾。
孩子吃飯坐不住、磨蹭的表現 有的家長有邊看電視邊吃飯的習慣,寶寶自然會跟著模仿。還有的寶寶喜歡邊玩邊吃,反正有大人不厭其煩地跟著喂飯,不用擔心吃不飽。 可是,幼兒園的用餐時間是固定的,如果寶寶吃飯時不專心,很可能在寶寶還沒吃飽時,用餐時間就已經結束,要開始進行別的活動了,這樣,沒吃完飯的寶寶只好餓肚子了,所以,必須讓寶寶養成專心吃飯的好習慣。
當孩子開始漸漸接觸成人的飯菜,能夠正兒八經地與大人一起吃正餐時,湯成了很多寶寶飯桌上的主角。有的家長認為湯中營養豐富,利于孩子吸收,有的家長覺得湯能夠幫助還不太會咀嚼的孩子,吃更多的飯菜。雖然初衷很好,但是很可能適得其反,小孩子吃飯喝太多湯,影響對食物的消化,久而久之,有可能降低他們的食欲。
家長擔心孩子因為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于是威逼利誘使出種種招數迫使孩子吃飯,但是收效不大,家長為此也十分苦惱。造成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很多,家長需要進行認真分析: 家長原因: ●就餐環境雜亂:不少家庭在吃飯時看電視、高談闊論,孩子好奇心強,很容易分散吃飯的注意力。
專家指出,“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早期喂養不好會影響孩子一生。孩子最終能否獲得足夠的營養即營養結局包括三方面內容:營養素、營養行為和營養氣氛。營養素,就是“吃什么”,營養行為和營養氣氛,說的是“怎么吃”,比如是快吃還是慢吃?是大塊吃還是小塊吃?專家們做過實驗,把等量的雞肉分為切成大塊的和切成細絲的兩份,讓孩子自選一份。結果發現胖孩子大都選大塊的吃,而且速度很快。
這些場景對你來說是否非常熟悉:你家寶寶不愛吃青菜,仍憑你怎么哄,她還是會把青菜吐出來,或者你家寶寶一看到桌上的菜就煩了,想盡各種理由逃離飯桌……寶寶挑食、不愛吃飯,看起來真是那他們沒有辦法,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的一些習慣可能是造成寶寶挑食的“罪魁禍首”。看了下面幾個場景,你就恍然大悟了。
寶寶自己吃飯的好處 不少父母因怕小孩自己吃飯吃得慢,飯菜會變涼,甚至滿桌狼藉。所以,雖然有的小孩已長到五六歲,父母還在喂飯給他吃。實際上成人喂小孩吃飯到小孩自己吃飯是一個飛躍,作為父母應該培養小孩學會自己吃飯。寶寶盡早學會自己吃飯有很多好處。 其實,1周歲以后的寶寶,就應當讓他自己吃飯。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自己吃,一開始時寶寶吃的不是太好,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寶寶一般能較好地用匙進食了。1歲多一點的寶寶,是訓練自己吃飯的最好時機,錯過這個時期,往往很難訓練,所以要堅持讓寶寶自己吃,并且教會寶寶必要的技巧,逐漸糾正撒飯多的毛病。媽媽可以坐在寶寶旁邊,及時糾正一些動作,做好了就用語言給予鼓勵。
在生活富足的今天,五花八門的現代工藝食品有著強大的誘惑力。寶寶沉浸在零食和甜飲料的美味中,到了吃飯時間不肯吃飯,嫌棄飯菜不好吃,這往往讓父母心焦意亂,無所適從。面對這種情況,不妨巧用“饑餓療法”。 “饑餓療法”讓寶寶自覺地愛上吃飯 “饑餓療法”,就是不進食或少進食高能量的食物,讓身體感覺饑餓來調動對食物的欲望,也可以用來減輕胃腸道的負擔。日常生活中,有時候吃得太多、太葷、太油膩或活動太少了,沒有食欲,而有意無意得采用“饑餓療法”,讓自己餓一頓。同樣,“饑餓療法”也可以巧妙運用在糾正寶寶吃飯難的問題上。
有些媽媽對于寶寶在餐桌上的搗蛋行為感到既頭疼又抓狂。自從寶寶出現在飯桌邊后,吃飯時間就沒有安寧過。每次吃飯媽媽都感覺像是在打仗一樣,要和寶寶斗智斗勇。面對寶寶的這些令人抓狂的行為,媽媽有什么妙招令寶寶安坐乖乖吃飯呢? 1、餐間多動癥 情景呈現 3歲的明明是個好動寶寶,根據幼兒園老師的反映,每次吃飯時間都要老師時刻盯著他,不然他隨便吃兩口就又跑去玩玩具,或者拉著旁邊的小朋友聊天。每次都要老師把他拉回椅子上監督著他,他才會乖乖地把飯吃完。在家里也是如此,每次媽媽喊明明吃飯,他總是遲遲不愿過去,非得媽媽把他從電視旁拉過去,沒吃上幾口就又跑去房間玩爸爸的手機。讓他乖乖吃飯真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
其實讓孩子吃得開心、吃得健康并非難事,只要你學會一些“花招”: 1、即使你的孩子對所有的綠色蔬菜都不屑一顧,你也不要過于擔心。實際上,蘊含在菠菜、西紅柿中的主要營養物質維生素A和C,也同樣蘊藏在馬鈴薯、芒果和甜瓜中。而大多數孩子對這些食品和水果是喜愛有加,大嚼特嚼的。 2、將家里常吃的白米飯換成由黑米、白米和小米組成的“混合飯”。黑米富含大于白米三倍的粗纖維,僅1/4茶杯的黑米就包含約1克重的纖維。計算你的寶寶每日纖維需求量,即在她的年齡上加5。例如,一個2歲的孩子,她的纖維需求量為7克。另外,由于主食的色彩豐富,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刺激食欲。
為了防止寶寶吃飯磨蹭,還可以給寶寶限制一個合理的時間,如40分鐘,之后全家要一起出去散步或者看動畫片,寶寶為了不錯過散步或看動畫片的機會,就會專心吃飯了。 有的家長有邊看電視邊吃飯的習慣,寶寶自然會跟著模仿。還有的寶寶喜歡邊玩邊吃,反正有大人不厭其煩地跟著喂飯,不用擔心吃不飽。可是,幼兒園的用餐時間是固定的,如果寶寶吃飯時不專心,很可能在寶寶還沒吃飽時,用餐時間就已經結束,要開始進行別的活動了,這樣,沒吃完飯的寶寶只好餓肚子了,所以,必須讓寶寶養成專心吃飯的好習慣。
媽媽追著孩子喂食,這確實是許多媽媽心里隱隱的痛;寶寶一口飯含上幾十分鐘、或是沒吃幾口就不愿吃了、吃飯不專心、邊吃邊玩,這些問題都讓家長們頭疼。盡管爸媽們用盡了所有的方法,家中的寶寶還是不肯乖乖地吃飯。那么寶寶究竟為何不愛吃飯呢?媽媽們又該怎么辦呢? 寶寶邊吃邊玩的原因 寶寶一邊吃一邊玩是一種不好的進食習慣,既不科學又不衛生。雖說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但如果每頓飯都要這樣吃,你就要用心查找原因了。
誤區一:哭得兇就斷奶 天氣越來越熱,寶寶整日哭鬧,媽媽喂奶特別麻煩。于是,一些媽媽希望通過給孩子斷奶的方式,來達到改變寶寶狀態的目的。然而,很多寶寶在斷奶后顯得很不適應,并伴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由此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糾正方法: 最好不要在炎熱的季節給寶寶斷奶,應適量給寶寶增加蔬菜榨汁或果汁飲品。
寶寶長大了,會走了,會跳了,越來越可愛的同時,也多了很多“小毛病”,其中在最讓父母頭痛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也許不那么愛吃飯。其實,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吃飯也可以變成一件簡單又輕松的事情。 1.威逼利誘都不是讓孩子乖乖吃飯的好辦法 小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是不安分的,或者干脆選擇不吃,于是父母就會用上威逼利誘的手段,比如:“不吃飯不帶你出去玩”或者“乖乖吃完飯就給你買玩具哦”之類的。當然有時候不論父母使出什么花招,孩子總是不配合,于是忍耐到極限的父母就開始“爆發”了,變得容易惱火,用強迫的方法讓孩子吃飯。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每天在飯桌上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有些父母抓筷子交叉,有些父母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還有些父母喜歡含著飯說話。所謂三歲看到老,如果不注意這些小細節,就會害了寶寶一生。不論大人和小孩,每日都需要吃飯。父母每天在飯桌上的言行舉止對寶寶的身心所產生的烙印遠比學校的功課更要深刻。不管是對寶寶的胃腸健康還是性格發展,一個好的用餐習慣對寶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