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共 334 篇文章

標籤:寶寶成長 第8頁

寶寶老鬧著出去怎么辦

寶寶會走路后,特別想走出家庭的小環境,多見識戶外的大環境,因此常常不愿呆在家里,老鬧著要出去,這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父母不帶寶寶出去,寶寶在家里呆的時間長了,就會鬧著出去。 2、父母帶著寶寶總在外面玩,寶寶的心玩“野”了,回到家里就像小鳥被關進了籠子里,渾身不自在,總想出去。 3、家里生活單調、枯燥,寶寶在家感到無聊、寂寞,就會鬧著要出去。

三歲前分床要“順水推舟”

 “寶寶太小,一個人睡多不安全啊?”“我們也想讓寶寶分床睡,可他就是不肯,沒辦法呀。”“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必須分床睡,‘強制’也要執行。”關于孩子要不要和父母分床睡,可謂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寶寶幾歲開始分床睡?如何讓寶寶安穩地自己睡?一張小床引出問題多多,可讓不少父母傷透腦筋。

寶寶這些現象正常嗎

網友:我的兒子一歲三個月,會說媽媽、爸爸、拿拿、娃娃、奶奶、馬馬、蛋蛋。教他別的他就不學了。帶他到外面去也不愿張口,也不和小朋友們玩。只顧自己低頭撿石子或者找樓梯爬。如果有小朋友搶他的玩具他就撲進大人懷里哭(他知道去爭搶小朋友的東西)。不過他并不認生,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外面,見到熟人就笑而且讓抱、生人也不哭。請問這種現象如何解釋?怎樣糾正他的性格和啟發他的語言?謝謝。

學會聽出孩子的“弦外之音”

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多多關注兒童心理的變化。孩子自信,心智發展健全,需要家長在情感和安全感上給予更多的關愛。同時,寶寶會采取積極的自我表現來引起大人們的關注,從認可和稱贊中獲取自尊和自信。

孩子偷媽媽的錢怎么辦-寶寶俱樂部

孩子偷媽媽的錢怎么辦

幼兒看到父母的生活習慣想要模仿,并且通過這些“生活學習”,逐漸學會做一個普通人。他們對待金錢或買東西也不例外。他們對此抱有“我也想這樣做”的學習欲望,這并不奇怪,更不是壞事。

我們怎樣看待寶寶“壞習慣”

1歲以內的寶寶都喜歡把能夠抓到的東西放到嘴里“嘗嘗”,大人覺得很不衛生,通常都要把東西從寶寶嘴邊拿掉,甚至還會喝斥“不許吃,臟”!其實錯的是大人,而不是寶寶。12個月以前,寶寶感知世界的開始就是他們的小嘴,大人千萬不要強行阻止。

膽小寶寶膽量訓練法則

 膽小寶寶的成長故事   現在的男孩似乎都不夠“勇敢”,做事情畏首畏尾的,習慣躲在大人身后,或由爸媽包辦一切。其實,“勇敢”寶寶是需要經過訓練的。   膽量訓練的“狠心”法則   法則一:言語激將   我家樓下不遠處有幾家小吃店,站在陽臺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天,我對剛滿4歲的兒子說:“去買包子給媽媽吃吧!”兒子搖搖頭不肯去,說:“我害怕。”我對他說:“寶寶已經長大了,都中班了,不是特勇敢嗎?”

寶寶一歲后飯量突然減小-寶寶俱樂部

寶寶一歲后飯量突然減小

本來是個飯香寶寶,在一歲后飯量忽然減小了,這下家長可慌了神,是不是寶寶缺鋅了?其實,出現這種情況挺正常的,家長不要著急。   寶寶到了一周歲后每天的喝奶量會下降很多,開始嘗試著把主食作為生長髮育的主要來源,這時胃腸對各種新食物就有個適應的過程。 這種適應表現為食欲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這是一個生理性的過程,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

從手抓飯到獨自吃飯的進步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你會發現,給寶寶喂飯時,他常會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抓飯,甚至還會搶走你手中的小匙。這是寶寶生理和心智發育的重大進步哦,一定要鼓勵寶寶這么做。

要知道4歲是個“健談年齡”-寶寶俱樂部

要知道4歲是個“健談年齡”

你我可能都經歷過這么一段時期,就連北京交通廣播電臺的主持人王為,現在被愛稱為“貧小子”,小時候因為好奇,還真就變得說話不利落了。 王為在自己的新書中這樣寫道:“我已經忘了幼兒園里那個口吃的小朋友的樣子了,只知道他說話那么富有喜劇效果,我們甚至比著誰學得更像。當然,我拿了冠軍,直到想改也改不回來。我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孩子拒絕別人接觸該怎么辦

孩子拒絕別人接觸該怎么辦?兒子11個月,他在家很活潑,可一出門就繃著小臉、皺著眉頭,難得一笑。雖然平時我們也常帶他去小區里玩耍,但是別人一碰他就縮手縮肩,渾身緊張的樣子,熟悉的小朋友伸手摸他也這樣。我和我愛人都不太善于交往,而且我的工作壓力很大,孕期情緒緊張,會不會是這些原因影響了孩子?我現在該怎么做呢?

善待孩子羞恥心-寶寶俱樂部

善待孩子羞恥心

 父母要善于觀察、分析孩子羞恥心理因素的產生與發展。一般來看,孩子在如下情況時羞恥心有明顯的外向反應:1.自己做了錯事或說了錯話的時候;2.受到老師或家長批評的時候;3.申請加入某種組織或要求參加一項活動而未被準許的時候;4.公布“好孩子”名單而沒有自己的時候。這時父母要善于配合幼兒園,細心體察孩子羞恥心理的微妙變化,審慎地去觸及孩子最敏感的心靈,引導他們向健康的方向發展。要善于運用他們的羞恥心,去激發他們歉然、反悔的情緒;抓住這一思想轉化的契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改變孩子的“窩里橫”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告訴我們,當給寶寶越多的時候,寶寶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媽溺愛寶寶,寶寶要什么就給什么;另一方面,寶寶對爸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一點點小事就想要讓爸媽幫自己做。一味遷就下去的話,寶寶會認為爸媽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爸媽就該為自己服務,甚至會下命令來指使媽媽。

如何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寶寶俱樂部

如何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鋪,獨立進餐和洗盥,自己洗臉、洗腳和洗小手帕等。

激勵孩子一生的4句父母箴言-寶寶俱樂部

激勵孩子一生的4句父母箴言

在幼兒教育中,心里暗示的作用被一再強調。特別是語言暗示的力量,可能使一個寶寶積極一生,也可能因為一句話而徹底失去自信。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對寶寶說這4句話,而另外4句話一定不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