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也是一種暴力
誤區:有一種暴力叫作“忽略” 家長是最愛自己的孩子的,恨不得傾其所有,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說:“你看爸爸媽媽這么辛苦的工作,還不都是為了你嗎,給你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你還不聽話。”想想看,如果你是家長,你是不是也曾經用這樣的話來教育孩子呢?
誤區:有一種暴力叫作“忽略” 家長是最愛自己的孩子的,恨不得傾其所有,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說:“你看爸爸媽媽這么辛苦的工作,還不都是為了你嗎,給你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你還不聽話。”想想看,如果你是家長,你是不是也曾經用這樣的話來教育孩子呢?
關注出生嬰兒的表情 美國特拉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表明,出生后最初幾天乃至幾個月里很少見到笑容的嬰兒長大后性格很可能孤僻羞怯。嬰兒的笑聲帶有純下意識的性質,但很快他們就開始有理性地作出反應,一些寶寶會用笑聲回應媽媽的微笑,但有些卻對媽媽的笑熟視無睹,甚至是皺起眉頭來,而這些不同的反應卻是寶寶們的個性表現。對于那些皺眉和“冷漠”的寶寶,科學家表示,可能寶寶長大后還是這個樣子,因此,父母應該注意孩子的這種情況,并進行適當糾正。
也許你從來沒想到過,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生多么重大的影響。那么,哪些話會帶來解決問題并讓孩子快樂的魔力,而哪些話應該是永遠從我們的大腦中抹去的呢?
電視已經成為現代家庭必備的娛樂休閑設備,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的畫面已經成為幸福家庭的代表符號之一。其實寶寶太小的時候是不適合長期看電視的,媽媽該怎樣合理安排寶寶看電視呢?
孩子不滿周歲就開始學習英語,才上幼兒園就忙著參加各類培訓補習班,低年級的小學生已經開始籌備各類學科競賽……如今,希望子女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熱衷于讓孩子參加各類培訓班,以求早早挖掘潛能。但在昨天開課的“兒童心理咨詢輔導與潛能發展師”培訓班上,專家提醒家長,挖掘孩子潛能并不是讓他們學這學那,更不能讓孩子“累”倒在起跑線上,而要關注兒童的心理健康。
壞習慣往往是一種頑疾,一旦形成,改起來就難了。并非每一個孩子都幸運能夠輕而易舉地改掉。所以做家長的與其坐待孩子形成壞習慣后再費盡心思地幫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壞習慣的家庭成因,早做預防。這在家庭教育中顯得尤為實際而重要。
告訴你的男子漢——你來決定這件事 前面我們已經多次提到過,男孩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他們很不聽話,很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家長越讓他向東走,他卻偏偏向西走。 但是,如果家長告訴他,“你來決定這件事”,男孩聽到這樣的話往往會很感動。
魯魯的一個同學,他媽媽許諾說,畢業考試平均過80分,就給他買一個游戲機。結果他平均81,得到了游戲機。魯魯很羨慕,說自己平均已經90多了,可什么獎勵都沒得到。我說,你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在班上受人尊敬,對學習也更有信心,還考上了好學校,在人生道路上邁出了很好的一步,這些,如果拿一部游戲機和你換,你愿意嗎?當然不愿意!
由于寶寶已經5歲了,可以和他講點道理了,這個習慣改起來可能容易些。你可以這樣做: 1、告訴他坐在盆上大便,不會把大便沾到褲子上,讓他站起來幾次,看看便盆邊上沒有大便,當然褲子上就會有了。 2、和他說大便以前要脫褲子,大便以后要穿褲子,花時間太多,褲子放在便盆附近,還會弄臟。 3、從夏天開始糾正,只穿一條小短褲,退到腳背上,東西不多,可能容易接受些。
兒童初上幼兒園時,都會很不適應,幼兒心理上會有一定的壓力,這個時候媽媽最好給寶寶準備一些安慰物。做為早教的工具,比如一個玩具,一個靠墊,甚至一塊毛巾。都會緩解寶寶的壓力。 兒童的安慰物有以下一些特點:第一,在眾多的同類物品中,他只喜歡其中的一個比如,同樣的毛巾,他只要那一塊,即使破舊得已不成樣子,他依然對這塊毛巾情有獨鐘
專家認為,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他們希望得到支援和理解,每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們的尊嚴受到極大的傷害。輕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對他們的能力表示懷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壞”,在孩子的心中是最嚴厲的判決,無情地將他們變成了一個家庭或學校的“另類”,在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同時,他們的心靈世界也會變得一片灰暗。
在寶寶的早教方面,家長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老話說言傳不如身教是很在理的。要讓寶寶不說謊,首先自己做事就要分寸。 上周末,上幼兒園的兒子帶回來一張通知書,上面寫著本周在幼兒園學的知識:數學、英語、兒歌、唐詩、故事等,下面是老師的評語:活潑勇敢,愛講身邊的故事,園中表現優秀。再下面就是讓家長簽在家中表現,最后一項是要你檢查上述知識他是否學會,并在全知、略知、不知后畫“√”。
心愛的寶寶在襁褓甜甜地微笑,他們一無所知,他們一天一天長大。媽媽們應該做些什么? 讓寶寶的精神世界可以從小開始建設,未來的人生才會走得自信寬闊。 孩子們還太小,他們無法理解抽象的概念。于是,媽媽可能會有些懷疑:如果寶寶不理解“抽象”,又怎么給孩子講“精神世界”呢?
國外育兒所提到的計時隔離有點像中國的關禁閉,爸媽用它來“懲罰”犯錯的寶寶,如果運用得當,效果還是不錯的。 計時隔離效果不好 Q:計時隔離對我3歲的寶寶一點作用都沒有,我該怎么辦? A:隔離療法作為做規矩的一種策略,對于發育正常的寶寶應該是行之有效的。如果隔離療法不起作用了,那么首先是要檢查實施步驟是否到位,因為計時隔離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必須遵循的。很多爸媽在計時隔離進行過程中無心犯的失誤很可能影響效果。
為了使孩子不出現精神障礙,擁有快樂的心情和健康的行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家長、老師都要努力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以下這六種能力,家長應該盡力讓寶寶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