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 你是否無法控制情緒?
一個小學一年級的男孩,和爸爸的關系不怎么好。這個男孩是個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短暫的ADHD(注意力缺乏,運動機能亢奮)兒童。在生活中,他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和爸爸發生沖突。
一個小學一年級的男孩,和爸爸的關系不怎么好。這個男孩是個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短暫的ADHD(注意力缺乏,運動機能亢奮)兒童。在生活中,他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和爸爸發生沖突。
媽媽妙招讓寶寶告別磨蹭 很多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太磨蹭。其實,每個家庭里都有一個小磨蹭。成人在自己制定的時間表里忙忙碌碌、來去匆匆,然而,孩子則生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里,根本無法理解時間的緊迫性。即使你磨破嘴皮,講了一大堆道理,他們依然我行我素,這簡直讓大人傷透了腦筋。既然講道理和反復催促都沒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動腦筋來想想更好的對策。
媽媽們聚在一起討論寶寶的吃喝拉撒睡時,紛紛抱怨寶寶的睡相太差。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現在寶寶睡相差是很普遍的現象,睡著以后揮拳蹬腿地大練“少林武當功”不說,自己還常常幾個連滾就墜下床去了,有的時候甚至還會把睡在身邊的爸媽給擠下床。
很多家長對孩子有撒謊的現象感到生氣和苦惱,特別是對明顯的說謊和死不承認的說謊尤其惱火。 孩子為什么說謊?──他們說謊有時是由于不讓他們說真話。有些家長常以打、罵等懲罰手段來對待孩子的錯誤。一個孩子打破了一個花瓶,媽媽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經過告訴媽媽,可媽媽一聽珍愛的花瓶被打破了,很惱火,把孩子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從此,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況。為了逃避懲罰,就采取說謊來保護自己。想讓孩子避免說謊,父母不但要聽得進孩子令人高心的真心話,也聽得進令人傷心的真心話。
兒童的理想生存環境 一個生命從母體中出來,降臨在這個復雜的物質世界里。這個世界蘊涵著復雜的關系,復雜的心態,復雜的意識形態,而嬰兒對此一無所知,他僅僅帶著巨大的生命動力來到世界。母親,是他與世界聯系的紐帶。
某市數家幼兒園和幼兒機構開展的一項調查發現,五類媽媽最不受孩子歡迎。孩子心目中的好媽媽到底是什么樣?記者采訪了學前教育專家張明紅老師、階梯華納幼兒園園長林麗憶女士。 專家們建議,如果年輕媽媽能夠知道如何才會受到孩子的歡迎和喜愛,這對提高自己做母親的素質標準和教育藝術都十分有利。
所謂幼兒心理偏離,是指幼兒在心理和行為中表現出的偏離正常的傾向。如愛發脾氣、行為古怪、注意力障礙、強迫傾向等。幼兒的心理偏離雖然在程度上不如成人的心理疾病那樣表現明顯和穩定,但如果不及時采取矯治措施,則會越來越嚴重,最終會導致心理疾病。
要正確看待孩子的缺點 調皮、好動是幼兒的生理特點,而且,男孩子表現得尤為突出。幼兒剛入園比較難管理,經過了三個多月的習慣培養,班上已經有那么多的孩子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了,我們難道不應該感到慶幸,難道不應該懷著更大的期待、更多的耐心去關注那兩個特別調皮、特別好動的孩子嗎?
周末,寶寶媽和幾個同事帶孩子去公園玩。剛開始幾個小家伙玩得特別開心,可后來為一個玩具發生了爭吵,推搡之間,寶寶被撞倒在地,一氣之下,寶寶搶過玩具扔到水池中間去了。寶寶媽看到孩子的行為后,嚴厲地批評了他,并要求他向大家認錯,不料寶寶犯了犟脾氣,脖子一扭,徑自走了,誰也拉不住他,寶寶媽氣得說不出話來。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你會發現,給寶寶喂飯時,他常會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抓飯,甚至還會搶走你手中的小匙。這是寶寶生理和心智發育的重大進步哦,一定要鼓勵寶寶這么做。
你我可能都經歷過這么一段時期,就連北京交通廣播電臺的主持人王為,現在被愛稱為“貧小子”,小時候因為好奇,還真就變得說話不利落了。 王為在自己的新書中這樣寫道:“我已經忘了幼兒園里那個口吃的小朋友的樣子了,只知道他說話那么富有喜劇效果,我們甚至比著誰學得更像。當然,我拿了冠軍,直到想改也改不回來。我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既然寶寶的心理健康這么重要,那么到到底該怎么做才能保證兒童的心理健康呢?媽咪們一起來看看吧。 1、關愛,而不溺愛。 母愛的溫暖是首要的因素,如護理、哺乳時母親的微笑面孔、愛撫動作、親切的語言,不僅為嬰兒提供物質營養同時又培育了心理健康。除母愛外,家庭人員、托兒所保育員等,同樣給嬰兒以母愛般的護理、照顧,使嬰兒情緒愉快,對周圍人物產生信任感;反之,則使嬰兒變得呆滯、膽小恐懼。因為父母離婚或喪失父母等原因使兒童得不到關心與照顧,將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孩子拒絕別人接觸該怎么辦?兒子11個月,他在家很活潑,可一出門就繃著小臉、皺著眉頭,難得一笑。雖然平時我們也常帶他去小區里玩耍,但是別人一碰他就縮手縮肩,渾身緊張的樣子,熟悉的小朋友伸手摸他也這樣。我和我愛人都不太善于交往,而且我的工作壓力很大,孕期情緒緊張,會不會是這些原因影響了孩子?我現在該怎么做呢?
父母要善于觀察、分析孩子羞恥心理因素的產生與發展。一般來看,孩子在如下情況時羞恥心有明顯的外向反應:1.自己做了錯事或說了錯話的時候;2.受到老師或家長批評的時候;3.申請加入某種組織或要求參加一項活動而未被準許的時候;4.公布“好孩子”名單而沒有自己的時候。這時父母要善于配合幼兒園,細心體察孩子羞恥心理的微妙變化,審慎地去觸及孩子最敏感的心靈,引導他們向健康的方向發展。要善于運用他們的羞恥心,去激發他們歉然、反悔的情緒;抓住這一思想轉化的契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告訴我們,當給寶寶越多的時候,寶寶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媽溺愛寶寶,寶寶要什么就給什么;另一方面,寶寶對爸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一點點小事就想要讓爸媽幫自己做。一味遷就下去的話,寶寶會認為爸媽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爸媽就該為自己服務,甚至會下命令來指使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