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寶寶性格偏差父母須留意
在新生命的最初幾年,性格偏差是值得父母關注的—— 0~3歲的寶寶受到遺傳素質、生活環境以及父母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影響,一些性格的偏差會在身上出現,父母如果無視孩子這些偏差,在將來的發展過程中這些偏差可能就會成為孩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如果父母有意識去矯正這些偏差,那么孩子的成長會更健康,更順利……
在新生命的最初幾年,性格偏差是值得父母關注的—— 0~3歲的寶寶受到遺傳素質、生活環境以及父母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影響,一些性格的偏差會在身上出現,父母如果無視孩子這些偏差,在將來的發展過程中這些偏差可能就會成為孩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如果父母有意識去矯正這些偏差,那么孩子的成長會更健康,更順利……
3-6歲,通常被人稱為“潮濕的水泥”期,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階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時候,就初見倪端了。年輕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只不過這些特質不會只是因為父母的“希望”,就會出現,更多情況下,是需要家長關注和進行培養的。以下的幾個信號是提醒父母們對孩子要進行幫助和干預了。
v六七個月的小嬰兒聽到大的聲音或看到新異的變化的情景(如兇像的臉)會害怕,是正常的,不要緊張。不要下結論說他膽小怕事。 一般來說,大聲音、從高處忽然落下、突然的變化(如兇像的臉)、突然接近(如陌生人突然抱他)、突然疼痛、一個人獨處等,都是失去安全感或遭遇危險的信號,是引起嬰兒懼怕的天然線索(natural clues)。
自從你家寶貝呱呱落地那天起,他的性格,他內在的個人特質,這些先天遺傳的東西,就開始從他的睡姿、他的哭聲等各種行為表現出來。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特質,作為媽媽應該能夠發現,并且盡可能用最適合的方式來愛他們并引導他們,不管哪種性格的寶寶,只要教養方式得當,都可以有很好的發展。
孩子的占有欲,實際上是孩子成長階段的一種正常心理,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視為“自私自利”,說成是思想品德有問題。 孩子到了3歲左右,就會產生明顯的“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往往是從“我”出發,而不知道還有“你”、有“他”、有別人,因而導致了獨占行為的發生。這與“自私自利”有著本質區別。
孩子對玩具愛不釋手,似乎有多少也不能滿足他們。偏愛哪類玩具、怎樣玩耍,都能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孩子的性格發展有一定的關系。 兒童的天性是玩。通過玩,孩子們感觸現實、認識世界,增長才智;而玩的時候是不能缺少玩具的。不同年齡的兒童心理發展水平不一,選擇玩具及玩法自然不同。
人們常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在幼小成長髮育階段形成的自我個性,會影響到他未來的學習、事業、婚姻、家庭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的領域。培養正常健康的寶寶,才給他未來的成功奠定根基。根據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教授卡斯比發表報告,3歲幼童的言行就可預示他們成年后的性格。這一報告為“三歲看老”的說法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在英倫三島引起轟動。
襁褓中的嬰兒是那么乖巧可愛,有如太陽般燦爛的笑容,沉睡時是那么恬靜。可當寶寶逐漸長大后,一切都變了,發脾氣、摔東西、哭鬧……不穩定急燥的情緒表現,真難以招架,怎么對付這個小人兒?讓父母愁壞了!
古希臘有一個神話,宙斯給一個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個盒子,盒子里裝著人類的全部罪惡。和其他孩子一樣,潘多拉也是很好奇的,加上宙斯給她盒子時告訴她,絕對不要開啟。正因為這樣,潘多拉更想看看盒子里的東西。她開啟了盒子,結果人類所有的罪惡都跑到了人間。孩子到了一定的時候,往往產生一種與爸爸媽媽相抵觸的情緒:他們心里有什么話也不愿向父母說,對于爸爸媽媽的批評和勸導不像以前那樣聽話了,甚至產生抵觸、不順從的情緒。
先生總說:“熱愛廚房便是熱愛生活。”這是他企圖支使我下廚的借口。我怎么會落入他設下的圈套?然而,隨著小琛琛的降臨,為形勢所迫,漸漸地,我也開始真正地“熱愛生活”了。 在飲食方面,琛琛是個很令人頭痛的小家伙。幾乎每一頓飯,我都得追著哄著才能喂飽他。對于我費盡心機“熱愛生活”的產品,他幾乎一概冠名為“不好吃”。先生不但不同情我,反而變本加厲地與琛琛一道拿我尋開心。
磨蹭,也就是拖拉,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兒童行為問題,我在書本上看到過,在國外好幾個幼兒園也親自看到過。有的孩子真是拖拉得驚人,一頓飯自己吃的話,比一般同齡兒童慢兩三倍時間才吃完。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兒童時代。因此,家長應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一旦發現,須盡早幫助克服和糾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自卑兒童往往會出現以下征兆:
1、一歲七個月的兒童自我意識剛剛萌發,常常以自我為中心,聽不得不同意見,有錯(當然許多時候他并不知道是錯的)不讓人說。 2、這個年齡的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暫,只有幾分鐘,你說他做事沒有耐心,實際上與注意力短暫有關。在他年齡大些,情況會好些,所以不用太著急。 3、教給他玩的方法很重要,你們也是這樣做了,但不要一次教的時間過長,要把玩的方法分幾次來教,這樣他就愿意學了。
揚揚是個很可愛的小男孩,可是他常做一些讓媽媽煩惱的事兒,如玩了玩具后扔在地上就不管了,看過的書到處亂放,等著媽媽來收拾;畫畫到一半就不想畫了等等。揚揚對自己有點“不負責任”,有時候媽媽真的很生氣,但下次揚揚還是一樣。媽媽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應該怎樣教育揚揚呢?
問:我的女兒4歲多了,在幼兒園老師表揚她是個聽話的好孩子。但在家里很多時候表現得隨心所欲,在她做錯了事的時候心平氣和地跟她講道理,好象充耳不聞,不得已提高聲且音聲俱厲才算有點反應,有時候哭完了也能說出為什么錯了,能保證下次不再犯,但不久又故態復萌,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