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節內熱體質的孩子
一般說來,小孩子后天初段的健康狀況基本上是面對三方面: 第一是“驚”小孩被嚇到是驚,玩的太高興太興奮也是驚。 第二是“風”著涼受熱而引起感冒發燒燒等病癥、 第三是“滯”燥熱,食滯,濕熱為主,而內熱體質也是滯的一種表現。所體現的癥狀為,大便先干后濕,胃口欠佳,夜睡不寧,濕疹反復,嘴巴有味道,眼垢多,夜間盜汗,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生病。
一般說來,小孩子后天初段的健康狀況基本上是面對三方面: 第一是“驚”小孩被嚇到是驚,玩的太高興太興奮也是驚。 第二是“風”著涼受熱而引起感冒發燒燒等病癥、 第三是“滯”燥熱,食滯,濕熱為主,而內熱體質也是滯的一種表現。所體現的癥狀為,大便先干后濕,胃口欠佳,夜睡不寧,濕疹反復,嘴巴有味道,眼垢多,夜間盜汗,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生病。
寶寶生長發育三彎曲 1、第1個彎曲 1歲以前,是寶寶脊柱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新生兒的脊柱非常柔軟,幾乎完全是直的。從出生后第3個月起,寶寶開始出現抬頭等動作,從而使肌肉得到強化,脊柱也開始形成第1個彎曲—頸椎前凸。 因此,抱3個月大寶寶的時候就不必緊緊護著他的頭部了!但在彎曲尚未完全形成前,家長一定要為寶寶做好完整的支撐,以免發生意外。 2、第2個彎曲 寶寶6個月時,脊柱將形成第2個彎曲—胸椎后凸。此時,寶寶可以不用任何支撐就能單獨坐著。
深夜里,爸爸媽媽們又從被窩里爬起去嬰兒房看看熟睡中的寶寶是否睡得安穩,呼吸暢順了。有的爸爸媽媽說,自從寶寶出生,他們就沒有再睡過一個安穩覺,尤其是當他學會翻身之后,深怕寶寶會在睡覺的時候窒息了!每次睡覺時,我恨不得一小時醒一次檢查他的呼吸情況。為什么會爸爸媽媽們即使是在寶寶安睡的深夜都如此擔憂寶寶的安全呢?都是嬰兒猝死綜合癥惹得禍!
菜品:杭式牛肉羹 工藝:煮 口味:咸鮮味 類別:小兒厭食調理學齡期兒童食譜幼兒食譜 主料:牛肉(瘦)100克冬筍100克 輔料:火腿20克午餐肉20克雞蛋清30克 調料:醬油3克胡椒粉2克味精3克雞精5克鹽4克香油3克淀粉(玉米)15克大蔥2克料酒5克各適量 制作工藝 1.冬筍、火腿、午餐肉洗凈,切成米粒,入沸水鍋汆至冬筍斷生,撈起瀝干水分;2.牛肉去筋膜,洗凈血水,剁成米粒;3.炒鍋置火上,加入高湯,下牛肉粒、冬筍粒、火腿粒、午餐肉粒,燒沸后去盡浮沫;4.加入鹽、醬油、味精、雞精、胡椒粉、料酒,再下雞蛋清拌勻;5.用濕淀粉30克(淀粉15克加水)勾芡,淋上香油,起鍋裝湯碗內,撒上蔥末即可。
寶寶怎么還不會走路呢?是不是身體出問題了呢?有些心急的家長會有這樣的顧慮,其實嬰兒學走路的年齡層次不齊,并非都相同。 一、寶寶學走路的方法 1、從爬行開始:爬行可以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張力和力量,有利于學步。經常讓寶寶在地板或硬的墊子(太軟的平面不利于寶寶練習)爬行,可利用玩具進行誘導。 2、做做仰臥起坐:要練習寶寶的肌力,還可以與寶寶做仰臥起坐運動。寶寶仰臥,媽媽拉著他的雙手做以下動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反復幾次。注意、拉寶寶的雙手不能太用力,以防用力不當造成寶寶脫臼。
1、吮指。 對于嬰幼兒來說,吮指是一種自然和正常的需要。在嬰幼兒前幾年的生活中,相當大的滿足感來自吮指,如果嬰幼兒已經有吮指習慣,不應該遭到喝斥。如果這種習慣持續到4~5歲,就應該咨詢兒童牙科醫生有關這對口腔發育的影響,獲得推薦的處理方法。 2、安撫物。 安撫物并不是每個寶寶都必需的。爭議在于拇指或安撫物是否是最好的,這由父母決定是否適合。如果覺得寶寶需要安撫物,應向兒童牙科醫生或醫生了解正確的使用方法,但要避免放糖、蜂蜜等在安撫物上來刺激寶寶使用。
常聽到媽媽們自豪地說:“我的寶寶才1歲,就可以吃大人的飯菜了!”其實,成人食物并不適合2歲以下的寶寶。以下是幾點原因。 安全性低 很多進食技巧寶寶尚未掌握,例如不會咀嚼、磨細蔬菜中較長的纖維,不懂得分離魚刺,所以,不應該讓24個月前的寶寶過早吃成人食物。 營養不夠 一是因為成人的食物制作不夠精細,寶寶不易吸收;二是因為嬰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對營養的需求相對比成人高,特別是對蛋白質、鐵、鋅、鈣及多種維生素的需求量較大。
孩子大哭不止時,如果不予理睬,他們的確會哭累了自己停下來。但這種失望、壓抑的情緒會讓他們分泌一種“壓抑激素”,對嬰兒大腦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這樣的事情反復發生,將給孩子未來的成長留下陰影。林奇醫生認為,父母不該冒這個險,放任孩子大哭。 林奇...
誤區一:寶寶多穿衣服能防感冒。 專家:“捂”是個相對的概念,應當根據室外溫度來增減衣服,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冬季,寶寶在戶外穿得過多容易出汗,一遇冷風會導致感冒。因此,著衣應以進行一般活動不出汗為標準。最好在此基礎上進行少穿訓練,增強孩子對外界氣流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肌體免疫力。 為寶寶穿衣的4大注意事項 1、必要時才更衣。如果寶寶經常吐奶,可以給他套上一個大的圍兜,或是用濕毛巾在臟的部位做局部清理,沒有必要每次都全身上下換一套。
隨著天氣的急劇下降,很多家長因為“氣溫太低”、“外面風大”、“地板太冷”等原因不讓正處于爬行階段的寶寶下地練習爬行。早教專家提醒家長,漫長的冬季可能將使寶寶失去充分爬行的機會,對身體技能的發展留下負面影響。 寶寶爬行不能低于500小時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爬行訓練是預防兒童成長期的感覺統合失調的重要手段。爬行訓練對控制眼、手、腳的協調有極大的益處。通過爬行訓練,可以促進嬰兒大腦的發育,開發兒童的智力潛能。親親袋鼠早教中心廣州教育總監王榮輝告訴記者,在一般早教標準中,寶寶一生爬行的時間應該達到800小時,最少不能低于500小時。一般來說,6~8個月的寶寶會開始學爬,直到學走路,爬行將持續幾個月的時間。這一過程對寶寶人生的影響非常重大。
小孩天生虛寒要養腸 “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許教授指出,很多健康問題其實都跟脾胃有關。要想孩子身體健康不生病,最重要的就是要養好脾胃,消化好。 小兒的五臟六腑處于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的狀態,家長不能將兒童作為成人的縮影來對待。許教授表示,兒童一般都是虛寒之體,體內陽氣不穩定,因此兒童保健應該以健脾補氣為重,要注意胃腸功能的保養,切忌過飽、多食寒涼之物。如果在孩子3歲之前,能夠把胃腸保護好,以后孩子就能少病少痛。
太陽下曝曬對任何人都會有傷害,對嬰兒來說尤為明顯,因為他們嬌嫩的皮膚非常敏感,且皮膚保護層尚未發育完全,無法抵抗夏季炎熱的陽光照射。 美國克利夫蘭市UHRainbowBabies&Children'sHospital的兒科皮膚病學主任,骨科博士JoanTamburro稱:“人們對2歲以下的嬰幼兒在陽光下曝曬并未顯示出擔憂。” 據發表在七月版《小兒科》上的一篇最新評論文章稱,事實上,早在生命中的第一個年頭與陽光有關的皮膚變化,進而導致今后患黑色素瘤或其它皮膚癌。 皮膚不僅是防紫外線(UV)輻射的物理屏障,而且還能起到保持免疫系統健康的作用。
冬春交際,到醫院治療感冒的小孩子一般都很多,不過最近來了不少睡眠不好的小孩子,讓杭州市中醫院推拿科的副主任醫師孫波沒想到:從幾個月大的“毛毛頭”到讀幼兒園的都有。 李女士一歲的孩子就是其中的一個,一直以來他晚上睡覺都好好的,但是最近一兩個星期,睡眠非常不好。孩子每隔一個小時就要醒過來一次,然后不停翻動身體。開始李女士以為是孩子餓了,但是給他喂奶 ,他又不吃。因為怕孩子翻動著涼了,她不得不每次都起來給孩子重新蓋好被子。
吮指的方式各不相同 有的只是把手指(多數是大拇指)塞在嘴里“咂”;有的是抱著毛絨的玩具就要吃指;還有的不是吃大拇指,而是吮食指、中指,甚至拳頭。 吮指的時間各不相同 有的只要是醒著沒人陪伴就吮,有的是在入睡前才吮。在入睡前吮指的,更難糾正。 對吮指的看法各不相同 在我國,家長很緊張,覺得孩子有了大問題了,千方百計地要糾正;但今天的歐美國家并不是這樣看。他們認為這并不是什么不良行為,孩子到了5歲左右會自動放棄的,專家也認為,如果孩子快出恒牙了,還在吮指,才會對牙列的整齊與否有影響,否則就沒有什么害處,不必過份擔心。
嬰兒從母親體內帶來的儲存鐵,最多只能用到生后6個月,而且乳類鐵含量較低,所以6個月時一定要給寶寶添加副食品,以補充嬰兒體內鐵的不足。6~24個月的嬰幼兒特別容易發生缺鐵,缺鐵對嬰幼兒的危害主要是影響寶寶的學習能力,寶寶常表現得特別“乖”,不愛哭、不愛動、不喜歡“折騰”,家長可能會覺得寶寶很好帶,但這往往是寶寶學習能力受影響的表現。嚴重的缺鐵,還會出現血紅蛋白降低,寶寶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咳嗽、腹瀉等疾病。